低龄人群出国留学 利大还是弊大?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中国日报网12月4日电(小唐)近些年来中国低龄留学越来越普遍,英美等国的基础教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出国留学。家长们普遍关注的是低龄留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12月3日,在2015年“金翼奖”年度对话上,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就此话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针对低龄留学,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桑澎进行了解释:“我们所说的低龄留学就是不满18岁的孩子出国留学,这其中绝大部分人是在高中阶段,上初中的人很少,小学几乎没有统计。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在海外留学人群中,最多的是本科,第二是硕士研究生,第三就是高中生……说起来增长速度快,实际上也就10万人左右,这个数字跟下面的几个数字相比真的微不足道——全国初中生有4000多万,高中在校生800多万,留守儿童6000多万——这个数字真的不是很大,它却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这其中一定有它的道理。”
参与对话的嘉宾分别是金吉列副总裁李康女士,前途出国副总裁、海威时代总裁俞仲秋先生,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教育推广主任黄湘雯女士,汇佳中学副校长李艳丽女士,心理专家、北京晨帆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阿达丽女士。下面是各位嘉宾的精彩观点摘编。
支持派:更容易融入当地社会 未来申请大学占优势
李康:我个人是非常支持低龄留学的。低龄留学孩子越小,实际学习能力越强,融入到当地社会的能力越强。为什么这样说?基于两点原因。第一,我亲身经历过。我是18岁以前出国留学的,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我很快就适应了,反而我父母对我的担心比较多。不过事实证明在留学的几年中,我非常积极健康阳光地成长,并且顺利毕业,也交到了很多全世界的朋友。目前可以说我的朋友遍布全球,我到哪个国家都有他们的帮助,都可以跟他们很好地交流。
第二,基于金吉列16年来的经验和大数据。从每年我们送出去的小留学生和家长进行后续的追踪和反馈来看,基本上99%以上的家长和学生对于在这个阶段出国留学并没有后悔,而且他们认为他们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俞仲秋:从技术上来讲,若孩子的未来仍要延续性地在国外学习,那么低龄留学确实有好处。如果你本身就已经在美国接受了高中教育,在那边对语言和文化已经有了认同,包括你的推荐信是国外高中的学校给你提供的,你相对来说在美国大学申请人当中就会占有优势。
反对派:身心发育还不稳定 易产生心理疾病
李艳丽:我一直负责中学部的工作。我们的学生不参加国内的中考和高考,大部分学生是要出国的,至于什么时候出国,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刚才也提到中国老师到英国去,美国老师到中国来,我们也看到中国的教育还是有很多优势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发挥中国教育的优势,所以目前还要考虑怎样让孩子把中国的文化学习好之后,再出去学习别人的文化。因为第一语言是发展第二语言的根基,是一个核心。从这一点来说我是不赞成低龄留学的。
从我们对一线学生的了解来看,有些孩子出去有几种不同的目的。一种是孩子没什么想法,家长想让他出去。另外,孩子对国外教育的了解都是从电视上或者其他渠道获得的,误以为国外的教育比较轻松,不用做那么多作业。这样的孩子出去之前,他们的学习目的并不是非常清楚,出去存在着很大问题。
另外要看你做了什么样的准备,孩子是不是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在语言方面是不是有一定的基础。有的孩子出去后很难融入当地的环境,在课堂上也听不太懂。
因为现在在孩子中间流传着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出国之后什么都会了,国内什么都不用学,所以必须让孩子树立一种正确的认识,不要片面地认为国外的教育就是完全自由的,不是没有作业的。所以要让孩子正确地了解国外的教育制度、教育方式,这样他们出去之后不会有太大的偏差,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
阿达丽:我是做临床工作的,关于低龄留学,我想给大家展示一组数据。从2009年到2012年,我们心理咨询中心3年接待了57名因留学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孩子。2013年这一数据升到72人,2014年为112人,今年到10月为止,已经上升到157人。有些孩子严重到了精神分裂的程度,有的孩子患病后说有人在他体内安了芯片。我们已经把这些病情严重的孩子转到安定医院、回龙观医院,其他大部分的孩子都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我特别赞同本科阶段出去留学,因为从心理发展的角度,一个孩子要面临一个新的环境,开始一段新的旅程,一定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发展。第一,他的身体是否已经到了基本稳定健康的状态。第二,要看一个孩子的人际关系,他是否具备自己组建和控制自身的一些资源、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第三,要看孩子的自我成就。第四,要考虑这个孩子的内心对未来、对人生的意义有没有一定的想法。
如果一个孩子在这些方面都没有一定的想法,全部都是爸爸妈妈来作主,或者我们问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想不想留学,他说想,其实这都是伪命题,因为孩子并不理解你说的这个问题的意义。
适龄留学派:因人而异 因家庭而异
黄湘雯:其实我想提的是适龄留学。因为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家庭的个案可能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在这儿想提两个“适合”。第一个是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如果这个孩子已经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学习能力,他对于国际化的生活也非常感兴趣,不妨让他试一试。另外一个适合是适合家庭条件,如家庭的亲子关系以及家庭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
李艳丽:刚才黄女士提到适龄留学,我对此比较认可,因为出国留学合适不合适,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一样。有些孩子可能适应新的环境快一些,或者性格比较开朗一些,他就能很快融入新的环境,这样他也能做到很成功。但是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碰到问题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解决,时间长了以后没有家长及时的疏导就会产生问题。
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是从这个角度来讲。但是我们也要考虑一个问题,我们毕竟是中国人,中国的母语和文化的传承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孩子出国留学,早出去的话,学习语言比较快,但是我们也要理解一点,这个阶段也是在国内学习母语最好的阶段,错过这个时期之后再回来补也是非常麻烦的。
国外很多同学出去之后要请中文老师上课,弥补中文的缺失,这样对他将来回国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我们身边有很多海外回来的老师、同学、同事,他们其实回国之后也同样存在一些文化通路的问题。将来也要考虑这些孩子是在国外待着,还是回国待着,这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阿达丽:说到低龄留学,我比较赞同刚刚说的适龄留学,15岁以内我不主张孩子出国留学,除非达到一个条件——爸爸妈妈全都去陪伴孩子。因为我们知道爸爸、妈妈是有期限的,我们作为孩子的培养者、教育者,在孩子最最需要你的年龄,你把孩子放在国外。先不说国外有什么样的优势,孩子开阔了什么样的眼界,孩子失去了爸爸、妈妈这个最亲密关系的陪伴,他的内心是缺失的。
父母一定要评估一下,你到底是出于什么动机把孩子送出去留学的。你的家庭关系怎么样,你跟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如何,这些都需要做一定的评估,要不然你把孩子送出去就相当于把一个方方面面,包括人格、性格都在建立还没有树形的孩子放在国外,让他什么都重新开始。
黄湘雯:我不希望孩子对低龄留学有一些顾虑,但是我有一些问题,这些孩子出去留学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出去吗?第二个问题,孩子就算是不出国留学,他的适应能力、他的独立性、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该不该培养。第三,假设孩子决定出去留学,家长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如果能理顺这三个问题,是否去留学也就非常非常清晰了,还是那句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是否能够理清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我觉得是留给家长和孩子的共同考验。
(编辑:周凤梅)
热门推荐
更多>- 美国今冬气候异常 华盛顿街头现春景
- 五角大楼技术研发经费增至150亿美元 加强威慑地位
- 丝路基金出资20亿美元建立中哈产能合作专项基金
- 世界智库齐聚北京预热2016杭州G20智库峰会
- 日本96%夫妻“女随夫姓” 夫妻同姓法律或被修改
- 涨姿势:时尚色彩 英伦风
- 假装在英国 从影视剧中的英伦关键词感受英伦风
- 谢耳朵将在莱纳德婚礼上搅局 盘点美剧婚礼上的麻烦事
- 美剧偏爱中国元素 中国人形象这些年变化几何?
- 一往情深深几许?七夕寻觅光影故事背后的爱情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