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文国际  >  爱新闻

为什么人类老打仗?

中国日报网爱新闻 薛丹丹 2014-08-19 14:47:01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为什么人类老打仗?

在受压迫的社会,当缺少其他发泄途径时,战争会给人们带来表面上的心理积极性。

英国《卫报》网站8月5日刊发学者斯蒂夫·泰勒(Steve Taylor)的评论文章,全文如下:

自从100年前的这周英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眼下的世界似乎也充满冲突——这是一个好时机,去反思为什么人类似乎无法停止战争。

在大多数情况下,战争是由政府发起的,而不是其人民。而且,大部分时候是由资源和土地纠纷造成的,或政府急欲增加其影响力和权力的结果。然而,回顾战争的历史,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多数人多么想进行战争,或至少支持战争。

当1914年8月英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人群在白金汉宫外庆祝。这种庆祝的情绪在整个欧洲蔓延。在描述德国人民对战争的反应著作中,历史学家艾伦•布洛克(Alan  Bullock)写到“空前的民族统一感——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忘记,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

早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认为,战争如此普遍是因为它的积极心理作用。在面对集体威胁时,它创建了一种统一感。它把人们结合在一起——不仅仅是参与作战的军队,而是这整个群体。它带来一种凝聚力,有着共同目标,激励公民个人(不只是士兵)光荣地、无私地为更伟大的正义事业而战斗。它超越日常生活的单调,为人们提供生活的意义和目的。战争还使得常常“潜伏”在日常生活中的更高的人类品质得以表达出来,如勇气和自我牺牲。

这似乎相当于表明人类进行战争是因为我们喜欢这样做。很容易看出詹姆斯的想法是如何应用于近几个月自愿在叙利亚战斗的大量年轻英国人的。这些年轻人认为自己是与穆斯林同伴为正义事业而战斗,但他们肯定也是在寻求詹姆斯所描述的更多存活感:一种凝聚力和荣誉感,而这些他们会充满幻想地认为在战争中比在英国的家里更容易得到。

詹姆斯的论点是,人类需要找到能与战争带来相同积极作用的一些活动,但不包括那些有相同破坏后果的活动,或如他所说的,“精神上的战争”。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找到能给我们存活感、归属感和目的感的替代活动。

在稳定、和平和经济发达的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的,有很多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体育、职业、娱乐和爱好。然而,在生活特别艰难的世界其他地方——当人们生活在贫穷和压迫中,对未来没有希望时,如加沙、巴勒斯坦及非洲的许多地方——是很难满足那些心理冲动的。

战争可以作为一个被广为接受的事物,它提供了一种心理积极性的表象,用詹姆斯的话说是,去努力以一种“更高层的权力”生活,且伴有凝聚力和目的感。如果这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且如果有一个明显的敌人或压迫者指导他们的朝向,而后战争几乎就是必然的了。

这并不是说主战派可能进行的不是正义事业,而且这个观点并没有探究战争涉及的其他重要社会和心理因素,如社会身份和道德排斥。但是,它确实表明,任何稳定、持久的和平取决于创建富于机会和多样化的社会,这样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事实是全世界那么多的社会都没有做到这点,而这使得我们对和平的未来展望看起来非常的暗淡没有希望。

 

 

(编辑:林雪晴)

 

 

 

 
岳麓书院内古树压倒大成殿致一死两伤 海南琼海村民成功放飞直径40米特大天灯
中国日报漫画:本质难改 中国日报漫画:制裁与反制裁
李冰冰大片性感解放 裙摆飞扬肌肤似雪 奥黛丽·赫本大量罕见照曝光 生活中纯美如女神
探索神秘海洋 也可以从珠宝开始 她们都这样瘦的 7位明星终极减肥招大公开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