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文国际  >  国际滚动

英媒:不要大肆鼓吹创业失败 莫将其“浪漫化”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中新网7月24日电 英国《金融时报》24日刊登其专栏作家卢克·约翰逊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表示,歌颂企业倒闭现在似乎成为了一种时髦。破产一度是个禁忌话题,曾经破产过的企业创始人从不谈论当年的破产经历。但现在人们对失败的态度已经变了。文章如下:

  如今市面上出现了许多关于这个话题的新书,比如瑞安·巴比诺和约翰·克伦博尔特合著的《快速失败,经常失败:失败助人成功》,以及梅甘·麦卡德尔的《坏事变好事:为何善于利用失败是成功的关键》。

  这是商业博客作者青睐的一个话题。与此同时,还有许多专门讨论失败的世界级大会,叫做“失败大会”(FailCon),会议的格言是:“接受你犯过的错误”。

  抛开羞耻感、以近乎欣赏的态度对待失败,这样好吗?

  这个问题让我很纠结。我发现,只要我在演讲中谈论了自己失败的经历,观众反响都很好。头一次在公开场合详细讲述我的一次次投资失败经历,让我感觉得到了发泄。

  或许听众已经听厌了创业者吹嘘自己在商业上的成功——相反,他们想听听创业者讲述自己受过的挫折、遇到过的问题,还有经历过的失落。部分原因在于,自嘲比自负更招人喜欢——在英国尤其如此。但还有部分原因在于,愿意承认错误是当今时代思潮的一部分。正如G·K·切斯特顿写到的那样:“犯错是人的天性。所有错误中唯一不可挽回的致命错误,就是否认我们曾犯过错。”

  但我并不相信崇尚失败是件好事。没有人从一开头就打算要失败。我们希望赢,不希望输;希望成功,不希望失败——除了成功,其他任何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要的,这是理所当然的。

  我认为,愿意谈论失败,反映出当今社会的一种趋势——在商业经营失败等艰难话题上愿意持开放、诚实的态度。如《纽约》杂志最近的一篇文章所说:“在过去,科技行业总是悄悄埋葬逝者,但如今,初创公司倒闭日益被视为荣誉勋章。”

  当然,生活应该给每个人第二次机会。救赎和原谅是人类大多数伟大叙事(无论是虚构类还是非虚构类)的核心。事实上,每个人都犯过错,无论是大错还是小错;我也崇拜西奥多·罗斯福所说的那种人,他们“勇于冒险,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我们确实不能因一个人实践了新想法,但没有成功,而就此将这个人归为失败者。个人破产已不再被视为不可逾越的障碍。在英国,只要没有人提出重大异议,个人破产在12个月后就可自动解除。毕竟,没有甘冒风险的尝试——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遭受金钱上的损失——创新就不会发生,进步也就无从谈起。每一步改进都建立在无数失败项目的尸骨之上。

  此外,失败往往会带来宝贵的经验教训,而经过历练的创业者下次会有更大几率成功。

  然而,将经营失败“浪漫化”无异于美化事实。很多时候,企业倒闭可能导致企业家婚姻破裂,甚至导致企业家精神崩溃。可惜的是,前述书名中提到的“经常失败”,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奢侈,因为金钱会用尽,更重要的是,信心也会耗完。我注意到,失败造成的损害主要是心理上的,而非资金上的。这意味着,重新站起来并不是理所当然的。

  但话说回来,没有地狱,就没有天堂。对经历过梦想破灭的人而言,成功的喜悦滋味将格外甜美。失败是必需品,它能告诉我们哪条路行不通,能让我们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来重新配置资源。

  总体而言,私营部门能够比公共部门明显更快地适应形势和进行改革,部分原因在于前者的头上永远悬着破产的阴影。如塞缪尔·约翰逊所说:“知道自己两周后会被绞死,能有效地促使一个人集中精神。”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失败不是智举,更不是目的。但它能起到必要的纠正作用,也是自由企业总是能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一个关键原因。

 
 
台湾澎湖空难造成48人罹难 10人受伤 中国最长寿男人122岁 80岁时生儿育女(图)
中国日报漫画:对比 韩坠毁直升机遇难消防员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亲友悲痛
周迅高圆圆换了几任男友 爱的早爱的深不如爱的巧 赛琳娜·戈麦斯海量私照 海边度假大秀好身材
别再说《后会无期》土气 6大风格暗藏心机 古巨基宣布结婚 婚纱照曝光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