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文国际  >  国际滚动

《多面普京》:一本不一样的普京传记

环球网南芳 2014-12-16 08:49:00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多面普京》节选7:媒体“宠儿”

  大约从2001年末2002年初开始,俄罗斯媒体一改以往对总统和政府的大胆直言,其中不乏尖锐的批评和甚至不负责任的抨击,开始对普京做大量的全方位的不知疲倦的正面报道。普京完全成为媒体的中心,名副其实的“宠儿”。打开每天的报纸,不仅能看到他们的总统在做什么,还可以看到关于他的趣闻轶事。他的身世、家庭、孩子、父母、初恋、饮食、家居风格、生活习惯、穿衣特点、领带颜色、保镖以及他家养的狗狗、赛马,无一不是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文章大多都是赞誉加吹捧。

  2002年底,《环球时报》恰好有一篇约稿,内容是关于近日在莫斯科流行的一首总统的歌曲《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歌词是一个女孩在与她的男友吵架后,唱出的心愿:想嫁普京这样的男人。这是一首流行歌曲,据说在某电台播出后已经广为流传,深受年轻人青睐。但在莫斯科的我还没有听到过这首歌,后来才听到,曲调似有几分忧郁,但基本上节奏明快,挺好听。接到约稿后,我开始搜集有关资料准备写作。歌曲的出炉过程不复杂,需要搜集的是关于普京个人的相关资料,这是歌曲流行的大背景。没想到,报刊上有关普京的文章随手翻翻就是一箩筐,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时政要闻不必说了,总统的活动天天都是头条;而其余斑驳陆离的趣闻轶事也比比皆是,让人眼花缭乱。记得有这样的文章,记者在普京家里采访,对总统的家居产生了兴趣,客厅里很耀眼的黄色沙发与其他家具很不协调,记者问普京对沙发的颜色感觉如何,普京回答“挺好,没什么”;还有谈到不久前哪个外国政要送了普京一匹良种赛马,于是乎围绕如何呵护那匹纯种马、饲养、训练的细枝末节,成为一篇文章的话题;还有普京宠爱的小狗,吃喝拉撒也成为另一篇文章的内容;而普京传奇般地在巡访某个城市中被早已等候在那里多时的普通百姓拦下,述说生活苦难和不平,然后他们提出的请求和问题神奇般一夜之间得到解决的报道,让俄罗斯千百万人羡慕不已,我们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好运气?一些人开始效仿,得知总统路经哪里时,会早早在那里等候。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原因也很简单,解决地方官吏永远不会解决的关乎他们切身生活的问题。他们知道,只有冒险用这样的方式,才能解决多年来迫切需要解决而得不到解决的困苦。这样的传奇式报道不止一篇。普京由此威望大振,地方官员更显无能。俄罗斯总统很有点旧中国“包青天”的味道。那些芸芸众生只有靠总统来拯救。

  关于那首歌曲,其实很多俄罗斯人如我一样,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或是知道有这么一首歌,但没有听过。“流行”完全谈不上。国外对普京的关注超过了本国人。那篇文章后来以《莫斯科流行一首歌:要嫁就嫁普京这样的人》为题刊登在《环球时报》上,随即中国各大网站广为转发,现在这首歌名已经成为人们赞誉普京的一句流行语。但在当时,通过这篇文章知道有这样一首歌的中国人,很可能比俄罗斯人还多。

  在写作这篇文章中,我发现俄罗斯媒体对普京的热捧真是不遗余力,令人羡慕:俄罗斯总统的威望这样高;也使人担忧:真像一场新的造神运动。

  俄罗斯确实有一部分民众对普京大加赞扬,其狂热使人联想到个人崇拜。但也有不少人(我周围大多数人是后者)对总统没有太多的好感。普京热其实主要反映在媒体上,是媒体的炒作,加上部分人的过分赞扬和吹捧。俄罗斯人有一种深深的崇拜权势的特性,或者可以称之为“奴性”,任何执掌大权的人,特别是强势人物,都会引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崇拜。历代当权者身后都会有一大批盲目尊崇的普通俄罗斯百姓。这大约和他们历史上曾经长期政教合一的治国模式有关。在百姓眼里,统治者都带有神圣的色彩,他们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是上帝赋予的,是上帝为民众选中的。对上帝的顶礼膜拜使他们对统治者恭顺有加。这几乎成为一个民族的心理特质。普京现在遇到的情形也不例外。

 
兰州供水管道爆裂 城市道路一片汪洋 石家庄80后单腿小伙驾车携母游全国
自食其果 遮丑
詹妮弗·洛佩兹奢华写真 红唇妖艳电眼迷离 超大胆!56岁麦当娜炫彩大片与蛇共舞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