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聚焦山东非遗:非遗保护的困惑与出路

中国山东网姜瑞丽 2014-09-10 09:33:33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与有形文物的流失比起来,那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毁灭更加触目惊心,譬如鲁迅笔下的‘社戏’、‘五猖会’,我们小时候看过的皮影戏,农村过去家家过年贴的剪纸和年画……也许有人会说,这也是‘文化遗产’?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有什么价值?这些问号,正好反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

  上述这段文字,是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考试提供的一段素材,在当年这场考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申论考试的主题,根据媒体的报道,材料中提及的“温州缸窑”、“吴良镛改造的菊儿胡同”等名词难倒了不少考生。

  9月15日,“孔子故乡中国山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采风活动将在济南启动,对山东的1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行集中采访。近日,记者走访了泰安、聊城、曲阜、邹城等多市的非遗保护部门以及多位非遗传承人,发现非遗保护仍然面临着很多困惑与问题。

  原汁原味还是与时俱进?

  《人民日报》2011年6月10日曾刊文指出:“古老传统包括我们的民俗,在面对现代化的时候,都是弱势文化,你不保护它,不格外地提倡它,它就会消失,而且这个消失速度跟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一样快。”

  “每天至少有4、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这只是知道的。”多年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聊城文广新局文艺科科长穆芳丽告诉记者。

  “一直说非遗是活化石,活化石是什么意思?活化石怎么保存它?”邹城市文化局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崇印有着很多困惑。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承载了人们记忆的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今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如何保护?如何传承?如何利用?一系列的问号不仅仅存在在非遗保护工作者的脑海和工作中,同样困扰着不少非遗传承人。

  作为一名民俗学专业出身的文化工作者,王崇印关注非遗保护已经很长时间。“必须是活态保护”,对于保护非遗,王崇印始终保持这个坚定的态度。然而,王崇印告诉记者,在民俗界,对于非遗究竟是应该原汁原味的保存还是随着时代变化做出改变,已经争议了很多年,并将会继续争论下去。

  王崇印对曾经看过的一篇关于街头补球人的报道记忆犹新,如今,补球的技术已经失去的市场,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对于这种不能养活自己的技术,该不该继续保护?“比如说另一个已经远去的行当——锔缸,现在用缸的既很少了,锔缸匠何去何从?如果原生态地保护它,老艺人会说保护它有什么用,有什么经济价值?”王崇印说,这些都是很现实的例子。

  该不该保护是一个问题,如何保护则是另一个更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王崇印看来,活态传承是非遗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出路。王崇印说,虽然民俗界对此存有争议,但主流的声音,还是反对原汁原味的保留,对于之前的形态,要做好整理和记录的工作,但是非遗本身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

  王崇印说,他曾经接触过的一个莱芜锡雕的传承人,跟他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我不工业化批量生产,我的作品就没人要,因为我做一个非常精美的东西需要半年,半年时间我卖多少钱,我卖一万没人要,我卖五千,赔了,所以我必须要批量生产一部分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当然我也要手工打造一些产品满足艺术的需要。”

  莱芜锡雕曾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国际银奖,从此声名鹊起。与王崇印持同样观点的,支持非遗与时俱进的,还有泰安市文广新局文化科科长张云鹏。张云鹏认为,非遗的保护仅仅依靠财政的支持远远不够,能否具有生命力传承下去,还是要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否则最终只能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保留下来,“难免会有一些东西最终会成为文化记忆”。

  如何做好人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通过声音、形象和技艺等载体,以身口相传的形式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的传承,在非遗传承中是最关键也是最脆弱的一环,如何让人的传承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样是困扰很多非遗保护工作者的一道难题。

  济宁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有一个非遗项目叫“石门小鼓”,是一种自敲自唱的曲艺表演形式,就曾因为传承人去世而一度陷入“失传”的困境。王崇印告诉记者,这种小众的曲艺项目,特别容易消亡。一来因为没人愿意学习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二来一旦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去世,没有完备的记载可以供认研究,三来其唱腔唱法,就连艺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仅仅通过言传身教进行授课。

  “我们实际上是在与时间赛跑,稍有不慎,这些项目就再也看不到了。”王崇印说,“其实仔细想想,小时候见过的很多东西长大了就很难见到了,儿时的记忆只能存在于记忆当中,儿时的游戏现在的孩子都不做了,虽然已经玩了很多辈,曾经有人试图去整理,但是整理了怎么去传承?这就是一个非遗保护的难题,也是困惑学术界的一个难题。”

  王崇印在思考的这个难题,穆芳丽同样也在思考。“有些老手工艺人年事渐高,年轻一代传承人未成气候,人才断档也加剧了非遗项目的消亡。”穆芳丽说,作为非遗保护工作者,面临消亡的非遗项目感到十分惋惜,同时也深刻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刻不容缓。

  “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扬,都与个体或群体的展示、表演和传承紧密相关,传承人的存在和发展,才赋予了非遗鲜活和持久的生命力,注重培养非遗传承人是保护非遗工作的最重要一环。” 穆芳丽说。

  穆芳丽告诉记者,对于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是第一位的,这就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虽然国家、省、市每年都会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进行补助,补助金额也有所增加,但对于一些老艺人、老传人来说,仍只是杯水车薪。

 
“复兴号”“试跑”杭黄铁路 大雪节气前 新疆库尔勒孔雀河现美丽冰凌
哈里与梅根亮相都柏林街头接受民众欢迎 伊斯坦布尔遭炸弹袭击 至少11死36伤(图)
跟随电影去旅行:布拉格 在这里邂逅特工、寻找浪漫 papi酱获得1200万融资 看看国内外的网红是如何赚钱的?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独家策划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今天下午抵达新加坡,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在机场迎接。随后朝方一行乘车前往下榻酒店。当晚,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与金正恩举行了会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