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QE结束日本意外放水 全球货币战争一触即发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日本央行“疯狂实验”
最新的举动表明,日本央行正在努力加快速度,期待尽快实现使国内通胀率达至2%的设定目标。
“日本正借‘安倍经济学’进行一个大胆的货币和财政实验,观察一个国家是否可以通过正确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组合将自己从长期通缩中拯救出来,并进行财政整顿。”谢阿德表示。
这一疯狂的实验是从2013年4月开始。安倍晋三上台担任日本首相后不久,黑田东彦就取代了原先坚持不进行量化宽松的白川方明,继任日本央行行长,并配合安倍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效应强大的货币政策改革。
“质化和量化宽松”(QQE)就是在当时被日本央行祭出,成为至今为止日本刺激力度最大的宽松政策。
这一政策主要包括在两年内将货币基础以及流通的日本国债和ETF规模扩大一倍,同时强调要将购买的日本国债平均到期时间延长一倍以上。
和美联储的QE政策相比较,日本央行更加注重资产负债表的债务一边,也就是通过直接扩大基础货币来达到扩大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同时配合在资产一边延展到期日,进行变通的量化宽松。
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最主要目标是避免陷入更长期的通缩,直接扩大货币供应量将有助于直接提升市场流动性,也不用同时担心这一举措会在短期内导致经济过热。
一年以来,配合消费税增加以及财政整顿等财政政策工具,日本已经成功走出了通缩阴影。在消费税提增后,日本的通胀率从原先的年化1.5%左右跃升至3%以上,最新的2014年9月数据为3.20%。
市场方面的反应也十分积极。从安倍经济学开始至今,东证股指上涨幅度接近80%。不过,经济学家指出,对于日本全面改革的实验效果,仍然需要谨慎观察,因为目前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外资推动,而并非依靠充分的国内需求。(21世纪经济报道)
英国央行“与美联储保持同步”
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相比,英国央行走的QE路线就显得更加低调而稳妥。之前外界一度预测,英国甚至有望成为发达国家中第一个实现利率正常化的经济体。
英国央行绝对称得上与美联储保持同步。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英国央行就开始酝酿资产购买计划,避免经济进一步陷入衰退。到2009年9月,英国央行已经购买了超过1650亿英镑的资产,包括国债和相对高质量的私人机构债券,一年之后总购买量又增加了100亿英镑。此后几年间,英国央行不断祭出新的QE计划,购买资产以国债为主,直到2012年下半年。
此后,随着经济形势好转,英国央行开始在接下去的两年内维持国债购买的总体规模以及利率不变。目前,QE的整体规模仍然维持在3750亿英镑,基准利率保持在0.5%。
随着英国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中经济企稳最为显著的经济体,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英国央行将在美联储之前进行升息动作。
不过,近来这一预期有所降温。
根据路透社10月29日的调查,54位受访经济学家中有28位认为,英国央行将在一季度升息,远低于一个月前九成的比例。
根据英国统计局的最新数据,9月英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1.2%,创下五年来的新低,远低于央行2.0%的设定标准。这意味着英国目前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胀压力。
而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安德鲁·霍尔丹(AndrewHaldane)也透露出这样的意见,表示他倾向于维持低利率更长时间,可能直至明年年中。(21世纪经济报道)
热门推荐
更多>



- 印巴边境自杀式袭击55人死 多组织争相宣称负责
- 全球温室气体含量达到80万年来最高水平
- 最新报告:北半球刚经历了1400年以来“最热三十年”
- 鸠山由纪夫:安倍拒绝讨论钓鱼岛主权争议很孩子气
- 印度总理莫迪人气爆棚 月收10余万封民众来信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精彩视频
独家策划
当地时间2014年10月23日,比利时布鲁塞尔,为期两天的欧盟峰会拉开帷幕,参加会议的领导人拍摄“全家福”照片。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抱着他的孙子一起拍合影,吸引众多目光,十分抢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