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文国际  >  国际滚动

澳媒:中澳对腐败的理解缺少可比性

环球时报梅里登·瓦洛尔,汪析译 2014-09-25 11:21:40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原标题:澳媒:中澳对腐败的理解缺少可比性

  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网站9月23日文章,原题:中国的腐败:文化鸿沟 习近平担任中国领导人以来,对腐败发起前所未有的打击。以前被认为“安全的”高层或政府官员也未能幸免。

  毫无疑问,习近平的反腐运动从质和量上,都比以前的反腐败更厉害,但在中国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思考腐败的含义不无助益。

  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解释说,西方和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截然不同。在中国,社会关系基本上是建立在一套义务和回报体系基础上,迥异于澳大利亚这样的社会。在中国社会,帮助别人带有一种偿还恩惠的潜在义务,既是为避免丢脸,也是出于私心。

  有些事在澳大利亚被当做腐败,而在中国被视为回报恩惠,比如父母与其子女教师的关系。2009年,澳大利亚爆出一条新闻说,中国父母试图贿赂小学教师,好让孩子进入精英学校。澳大利亚人对于这种做法感到愤慨。

  我记得我看到这条新闻时,既觉得好笑,又对中国父母有些同情。此前不久,我在北京一所大学当老师。期中考试前后,我收到学生和家长一些可爱的礼物,他们几乎毫不掩饰地希望能在考试方面得到关照。这种送礼以换取积极考量的行为是一种完全标准的做法。学生们惊讶于我的惊讶。

  那年年底,我向学校提交学生的最终成绩,结果系里告诉我,我打的分数太低,应该修改,不能拉低学生的平均分。如此低的分数会对我的绩效评估和年终奖不利。校方表示,如果学生成绩不好,应该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机会,直到通过考试。让他们得高分是我的责任,也关系到我的奖金。

  这些算不算腐败?这种处境下的其他人肯定不认为这是腐败。在中国被视为腐败的行为与我们理解的缺少可比性,也并非一成不变。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规则。现在看来,即便在中国国内都是如此。3年前可以被接受的行为,如今显然不可接受。至于以后什么是可接受的,谁也不清楚。

  不久前,我准备与一名中国政府官员共进非正式午餐。结果他竟然告诉我,他要到我们约定的那天早上才能确认是否赴约,因为规则直到那一天都有可能会变。(作者梅里登·瓦洛尔,汪析译)

 
安徽成功实施首例机器人手术 法庭宣布刘铁男受贿案择期宣判
逃离“伊斯兰国” 叙利亚难民在路上 俄罗斯美女奔驰座驾镶一百万颗水晶
王菲登上ELLE十月刊封面 女王气质尽显 倪妮化身美丽新娘 清纯妩媚交织变换
探索神秘海洋 也可以从珠宝开始 她们都这样瘦的 7位明星终极减肥招大公开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