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文国际  >  国际滚动

中国新一轮全球化红利路径渐明

经济参考报张茉楠 2014-08-01 00:00:00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发展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我国第一轮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红利正趋于消失,第二轮以结构升级为特征的全球化红利开始逐步形成。

  中国对外开放的模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创造以结构升级为特征的新一轮全球化红利,不断探索新路径,才能真正构建与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一是以价值链为突破口,创造新的增长机遇。由于我国加工贸易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过度依赖进口,形成了研发和营销“两头在外”的模式,再加上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过短,对配套产业的带动作用不足。因此,需进一步调整加工贸易的方式结构,加快构建国内价值链。

  要尽快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地化率,加快零部件、原材料在加工贸易中从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的传递速度,提高加工贸易与国内原有产业的结合度。积极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应加强自身优势的培育,使跨国公司将更多的设计、生产、流通和服务环节放在中国,优化母子公司之间的分工关系,促使加工贸易由单纯生产向综合服务和全球运营方向转型,把对人才、技术标准、平台以及产业链主导权的争夺作为升级战略的焦点。

  二是以自贸区战略为核心,共建合作共赢网络。中国自2002年与东盟签订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开始,自贸区建设发展迅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周边国家到全球多点分布,目前正与五大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6个自贸区。贸易总额超过了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4,对已建交最不发达国家近5000个税目商品实施进口零关税,并正与韩国、澳大利亚、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挪威、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等进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

  自贸区战略正在由国际延伸至国内,上海自贸区有望“以点带面”,并积极推动国内贸易、投资、金融体制在更高水平上与国际规则接轨。未来,还要通过国内与国际联轨,构建包括跨境的生产和贸易供应链、跨境的金融供应链、跨境的基础设施供应链、跨境的人才供应链、跨境的公共服务供应链,以大幅度降低中国和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成本,继续推动更大范围的开放。

  三是以跨区域互联互通为重点,增进全球经贸融合。中国经济过去主要依靠“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这三个点支撑,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正在形成新的战略支点,进入了多点支撑的时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将立足于贯通域外、沿海、沿江、沿边与内陆互联互通的大通道。

  同时,全球新一轮基建投资大潮,对通信、港口、交通等基础设施需求量非常大。根据《国际商业监测》(BM I)报告预测,随着各国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到2030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57万亿美元,其中水和水处理、能源及交通建设约占80%,成为国际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最主要领域。

  当前,中国凭借在公路、高铁、桥梁等领域较强的基础设施能力,已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国。数据显示,自1992年到2012年,中国将大约8.5%的G D P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超过美国和欧盟的2.6%的平均水平。因此,中国有能力促进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全球互联互通,通过价值链重构带动相关经济发展,并逐步形成与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张茉楠)

 
 
辽宁考生家长教育厅门前集体下跪 男子抱着女友骑警用“风火轮”
中国日报漫画:中东乱局 中国日报漫画:动我试试
导演打酱油出镜惊艳又抢戏 张艺谋演农民工陈凯歌演门卫 韩星毕业照成整容铁证 雪莉清纯金秀贤呆萌
赛琳娜透视装低俗 品味负分的“三俗”明星 别再说《后会无期》土气 6大风格暗藏心机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