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2014年中国“峰会外交”成果丰硕

中国日报网信莲 2014-11-14 15:55:15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2014年中国“峰会外交”成果丰硕

资料图: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

中国日报网11月14日电(信莲)2014年,中国政府在多边场合更加积极活跃、娴熟地运用“峰会外交”平台,发展和深化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

14日上午9时许,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乘专机离开北京,前往澳大利亚名城布里斯班。习近平将出席在布里斯班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并在斐济同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会晤。这是习近平就任中国最高领导人之后首次踏访大洋洲。

据统计,自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习近平在就任中国最高领导人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10次出访,足迹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惟大洋洲尚是空白。而2014年即将收官之际的这次访问,可谓完整了这幅“出访版图”,势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国同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国之间的政治互信与务实合作,对中国完善大周边外交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前会长杨成绪曾指出,国事访问加出席峰会的模式并不是巧合,而是出于外交全局的考量。

杨成绪说:“在多边峰会外交出现之前,国际关系中以双边对话为主。”国事访问拥有庞大的议程,双方首脑坐下来,往往要用一两天,甚至三四天的时间会晤。并且,有的国家一年只能邀请几位领导人来访。而峰会外交则具有双边外交无可比拟的优势,它时间密集紧凑,安排起来非常灵活,各国首脑想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就集中关注的问题进行交流时,不用走烦琐的礼宾流程,大大提高了领导人的会面频率。

 
APEC:“主场外交” 成果丰硕

2014年中国“峰会外交”成果丰硕

资料图:习近平及夫人彭丽媛与APEC参会领导人握手合影

11月11日下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闭幕。在北京APEC会议周期间,中国在“主场外交”中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让人印象深刻。

从美国对中国放宽商务、旅游及留学签证,到中俄签订西线天然气协议;从中韩完成自贸区的实质性谈判,到中日就改善关系达成四点共识……所有成果都印证了此次北京APEC峰会的主题——“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中美:两国同意新的签证安排,学生签证有效期由目前的一年延长到五年,商务和旅游签证将延长到十年。

中俄:两国签署西线天然气协议。双方要如期推进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尽快启动西线天然气项目,积极商谈油田大项目合作。

中韩:两国完成自贸区协定实质性谈判。建立中韩自贸区具有里程碑意义,将有力促进亚太区域一体化。

中日:双方已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发表四点原则共识,希望日方切实按照共识精神妥善处理好有关问题。

中越:双方要共同努力,把双边关系转圜势头巩固好,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海上问题。

东亚峰会:提升中国地缘政治影响力

2014年中国“峰会外交”成果丰硕
 
资料图:出席东亚峰会的领导人们交叉着手拉手合影

北京APEC会议的盛况还在世界舆论场回响,又一场外交大戏13日在亚太地区上演——由东盟10国和中美俄印等8国领导人在缅甸首都内比都出席的东亚峰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此次活动。

香港《南华早报》11月12日报道称,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缅甸进行正式访问,中国将通过推动新的区域基础设施资金,在东南亚地区提升自己的地缘政治影响力。日本《外交学者》11月13日发表评论文章称,中国和东盟一直相当乐观地将从2014年开始的未来十年称为中国-东盟关系的“钻石十年”。这是北京周边外交的优先任务。

新华社称,李克强本次出访缅甸将开启“中国-东盟合作的新阶段”。虽然中国在“西进战略”上倾注了前所未有的外交能量,但其南面的邻国们,对于保障中国的安全以及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国家利益仍然作用重大。中国的“亚太梦”愿景离开了东南亚10国的支持与合作将无法实现。

与此同时,东南亚各国又对中国的投资和发展援助表现出浓厚兴趣。在10个东盟成员国中,有9个正式加入了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只有印度尼西亚还在观望。亚投行将成为中国两大丝路计划不得不依靠的主要融资机制。所有东盟国家,包括越南和菲律宾的合作意愿,将预示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美好前景。

亚信峰会:中国尝试破解亚洲安全困局

2014年中国“峰会外交”成果丰硕
 
资料图:习近平同亚信峰会与会领导人步向会场。

2014年5月20日至21日,第四届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峰会(亚信峰会)在上海举行。华文媒体分析指,这项具有22年历史的会议首次来到中国,提供了一次在家门口开展多边外交的机遇。分析称,中国一直是亚洲安全机制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为这一区域的和平发展注入许多正能量,而借此次“主场外交”,中国提出新的亚洲安全观,无疑又为亚洲现存和潜在的安全困局提供破解与防范之法。

法国《欧洲时报》文章表示,当前的亚洲,正面临不小的尴尬:作为世界的重要一极,亚洲充当着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却又难以共同协商、有效解决区域内的种种安全问题。尤其近期,伴随着国际安全角势复杂多变、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亚洲地区安全角势中的复杂因素也在上升,传统与非传统的威胁交织在一起,在一些区域形成了难以破解的困局甚至一触即发的危局。

文章认为,面对日趋复杂的亚洲地区安全角势,习近平在此次亚信峰会上提出的亚洲安全观可谓恰逢其时。综观习近平此次以“合”、“共”为核心词汇的亚洲安全观,实际上强调的是一种集体安全的理念,类似于当前欧洲正在实行的安全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强调区域内各国间的合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强调区域内安全合作具有一定的“主权性”。这也是为何习近平在亚洲安全观阐释中要强调“亚洲的事情,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办;亚洲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处理”的重要原因。

文章指出,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亚洲安全机制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并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为这一区域的和平发展注入许多正能量,而借助此次“主场外交”,中国提出新的亚洲安全观,无疑又将为亚洲现存和潜在的安全困局提供破解与防范之法。

海牙核安全峰会:习近平开展峰会外交 参与国际治理

2014年中国“峰会外交”成果丰硕
 
资料图:习近平主席在海牙核安全峰会会场与美国总统奥巴马握手。

仲春时节,荷兰海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展开2014年首次峰会之旅,同与会领导人直面核安全这一世纪课题。2014年24日至25日,近60位国家领导人或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5000多位与会者聚首海牙世界论坛会议中心——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会场。

为期两天的峰会,内容紧凑丰富,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峰会开闭幕式和4次全体会议,还参加了多场互动式专题讨论,宣示中国核安全政策,汲取他国核安全先进经验,引导塑造各级核安全秩序,努力推动峰会形成扎实成果。

荷兰峰会通过的《海牙公报》,就加强核安全、减少核恐怖主义威胁进一步达成共识和意愿。中国智慧,功不可没。

统筹全局。中国积极开展峰会外交,运筹双多边关系,从政治、经济到安全等领域,广泛参与国际治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国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峰会之旅,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着眼外交全局、参与国际治理的战略行动。

(编辑:高晴)

 
“复兴号”“试跑”杭黄铁路 大雪节气前 新疆库尔勒孔雀河现美丽冰凌
哈里与梅根亮相都柏林街头接受民众欢迎 伊斯坦布尔遭炸弹袭击 至少11死36伤(图)
跟随电影去旅行:布拉格 在这里邂逅特工、寻找浪漫 papi酱获得1200万融资 看看国内外的网红是如何赚钱的?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独家策划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今天下午抵达新加坡,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在机场迎接。随后朝方一行乘车前往下榻酒店。当晚,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与金正恩举行了会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