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文国际  >  国际滚动

我的奶奶当年是难民——写在第一个国家公祭日

新华网钱春弦 2014-12-13 16:09:17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钱春弦)“我今年已经吃上88岁的饭,到了名副其实的米寿。……每年12月13日,我都会在自家阳台上伫足静听,伴随着那凄厉、刺耳的警报声在古都上空盘旋回荡,思绪也往往被带回到当年只有12岁的我所亲身经历的一切……”这是我奶奶吴大年——一位南京老人在2012年12月13日开始使用博客时的自述。

  为免遭侵略者蹂躏,当年刚从南京鼓楼小学毕业的奶奶,随外祖父母、母亲等一家九口,1937年8月离开南京,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途经苏、晥、赣、湘、鄂、贵、云七省,经历各种艰难险阻,历时9个多月,于1938年5月到达昆明。

  奶奶吴大年笔名小岵,江苏嘉定人,这个小难民后来在昆明就读西南联大文学院历史系。在民族危亡的年代,她和无数难民一样,在敌机轰炸下,几乎是徒步走遍山河破碎的大半个中国。

  “那年7月,我开始写《小难民自述》,当时我只有13岁。次年1月完稿,1940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得到冰心先生赐序,并由顾颉刚先生题写书名。”奶奶说。

  这本日记体裁的小书,只有4万字左右,却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忠实记录下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在日寇铁蹄下雪上加霜的悲惨情景:难民如潮,尸骨成堆,庐舍为墟,国民每天都在生与死边缘徘徊。“从那时起,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既埋下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又充满着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九十高龄的奶奶,依然在阳台伫立。而我,第一次如此深切地感受到那慈祥面庞下,有着怎样一个家国情怀;第一次理解了奶奶给小时候的我们诵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分量;也头一次意识到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承受的历史重负与责任。

  南京,南京,我的摇篮我的家园,孙中山先生永眠的地方。七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南京,有古老中国永不磨灭的荣光,也有中国记忆里永远难以抚平的伤痛。

  作为见证人,一个“中国式的安妮”,奶奶怎么看待今天的日本政府呢?

  “这个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战后一跃成为世界上科技和经济大国的国家,在我的印象里从来就没有真正、彻底反省过自己曾经犯下的战争罪行,如今还要大力重振军备,试图突破和平宪法之桎梏,其走向无法不令世人极度担忧和警惕。”奶奶写道,“我寻思着耄耋之年该做点什么,告诉今天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少年儿童,70多年前被侵略的中国是个什么模样。‘人们啊,我爱你们,但你们要警惕!’”

  在奶奶童年的记忆里,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南京人。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化学武器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这都是公祭日纪念的遇难同胞。南京人,是那一个时代所有中国人的代称。”奶奶以清晰而坚定的语气说,世世代代记住他们,是为了子子孙孙的安宁。

  在这举国祭悼的日子,作为莫愁湖的孩子,一个小难民的孙女,我当祭上一瓣心香:战火毁灭了你们的生命,甚至湮没了你们的姓名。每一年的这一天,你们以自己的牺牲,提醒人们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自强不息,振兴中华”。我们要给你们的生命,献上永志不忘的花环。

 
广西南宁现悬空别墅 横跨两楼如天桥 2014中国大妈:就这么任性
日本惊现现实版“喜羊羊” 眯眼甜笑萌萌哒 接踵而至
詹妮弗·洛佩兹奢华写真 红唇妖艳电眼迷离 超大胆!56岁麦当娜炫彩大片与蛇共舞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