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文国际  >  国际滚动

难以置信!一战时寄出的瓶中信百年后才到目的地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延伸阅读】外媒:马恩河一战 美军在现代战场上崭露头角

  参考消息网11月3日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1月3日报道称,法国蒂耶里堡——此处距巴黎仅50英里,而正是这50英里,阻挡了德军迈向一战胜利的铁蹄。至1918年初,德军大举入侵法国北部,法军指挥官担心德国正在预谋对法国首都的致命一击。但是,要入侵巴黎,德军需先渡过碧绿的马恩河,再穿越一个名叫贝洛林苑(Belleau Wood)的小树林。

  抵挡德军的,是已精疲力竭但身经百战的法英军队,还有他们的新盟友——壮大强劲但尚未经受考验的美国军队。数月前,已经被战争搞得焦头烂额的巴黎市民,欣喜若狂地上街游行,欢迎美国大兵的到来,坚信战局将就此扭转。然而,法军军官们却无法这样信心满怀,这些有的连武器都没带来的初生牛犊,如何与在战壕中浴血恶战了四年的德军抗衡,他们并不看好。

  一战是美军在欧战中崭露头角的舞台,他们被直接送到了血雨腥风的残酷前线。在马恩,他们接到的任务直截了当:死守防线,阻击敌人。

  他们做到了。在一战爆发百年后的今天,马恩河第二次战役被视为一战的关键战役。在这里,协约国军队挫败了德军吞没欧洲的嚣张气焰,由防守转为反攻,并最终赢取了战争的胜利。而这也正是塑造了现代美军(尤其海军陆战队)传奇形象、标志美国成为现代军事强国的一场战役。

  一战权威、美国陆军军事学院(坐落于宾夕法尼亚州卡莱尔)教授迈克尔·S·内伯格(Michael S. Neiberg)说,“这正是一战态势的转折点。”

  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为历史翻开了新篇章。由此,美国成为西欧的保护神,继而成为世界警察。这样的角色从一开始便引起了国内外的轩然大波,如今仍在中东民族宗教冲突、俄乌边境争端、中国沿岸领海主权等问题的介入上引发众议。

  一个世纪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联盟策略使欧洲全面陷入战争的漩涡,美国也伺时开赴欧洲战场。一个世纪后,北约继续在履行维护共同安全的使命和与俄罗斯硬碰硬(关于乌克兰境内克里米亚、顿涅茨克等问题上)的风险中左右周旋。13年的战事让美国公众厌烦疲惫,奥巴马总统也在寻找一条更加内敛的对外政策,而他的难题也正是100年前伍德罗·威尔逊总统(President Woodrow Wilson)面临的情形:当世界稳定受到威胁的危急关头,并没有其他国家愿意挺身而出。

  当年开启了可谓“美国世纪”的硝烟战场,现在已是一派田园秀丽。马恩河静静地向西流淌,汇入塞纳河,再一直流向巴黎。一战时这里曾腥风血雨,而今一派悠然闲致。田间铺展着麦黄蔬绿,齐整的葡萄藤在香槟地区的山坡上绵延。如果你站在山坡上放眼眺望,便可将辽阔无垠的天地尽收眼底。几道阳光,透过云卷云舒的缝隙,洒向碧绿的牧场。这即是经典的法式田园画面。

  眼前的美景,让人很难联想到,近一个世纪前,曾有30万人死伤于此。

  在曼西(Mancy)这座小村庄里,迪迪埃·布兰查德(Didier Blanchard)经营着一个摆满了一战旧物的餐厅。提起战争,他有些戚戚然:“时光滚滚向前,而记忆渐渐尘封在历史里了。如今健在的一战老兵连一个也没有了。”

  然而,当年的血战还是留下了清晰的印记。人们时而会在砍倒的树干上发现弹片,农民们也常要请来拆弹小组,来清理没有引爆的炸弹。为纪念在马恩河浴血奋战的美军而建立的纪念堂,与蒂耶里堡遥相对望。城外有“埃纳-马恩河”、“瓦兹-埃纳”两处美军公墓,均由美国政府维护。一排排的白色墓碑下,安息着9000名有去无回的美国战士。

  美国于1917年加入一战,之前尚未经受过大战的考验。率领军队的约翰·约瑟夫·潘兴将军(General John J. Pershing),绰号“黑桃杰克”,坚决反对在法军的指挥下作战。不过1918年春,德军大肆进攻、企图在协约国得到美军援力前速战速决的危急时刻,他在这个原则上做出了让步。协约国军队收复了贵妇小径(Chemin des Dames)的一个重要高地,并以闪电战迅速夺回沿马恩河四、五十英里的地域。

  四年前,德军横扫法国,首都告急。巴黎出租车司机一趟趟往前线运送增兵,法军终于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中阻挡了德军铁蹄。这一战的胜利,带来了长达四年、僵持不下的战局,双方死伤无数,血流成河。1918年,德军再次兵临马恩河岸。如今,历史学家对德军当时是否打算以闪电战袭击巴黎持保留意见,但如果在马恩河获胜的是德军,那么这对协约国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在法军指挥下,美军迅速投入战场。美陆军第三步兵师骁勇善战,赢得了“马恩河磐石”之美誉。一尊怀抱死去战友的战士塑像伫立在麦田里,纪念着美国陆军第四十二步兵师,这支由美国各州国民警卫队队员组成的步兵师,曾在此并肩奋战,浴血杀敌。在那个种族歧视严重的年代里,单独编制的黑人部队英勇卓越,给予种族成见最强劲的回击。

  参加一战并非美国本意。战后,大多数的美国人回到了他们自己的现实问题中,一过就是20年,直到二战爆发。可是,美国关键时刻的拔刀相助令其与欧洲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尽管之后的历史错综复杂,但这种新关系至今仍然藕断丝连。当地已退休的英语老师托尼·勒让德(Tony Legendre)对马恩河战役中美军的角色有着多年的研究,他回忆起自己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之行。勒让德先生说,他当时带了一本美国西尔斯百货商店(Sears)的商品目录册回来,蒂耶里堡的人们看了都惊叹不已。他说,“我想,直到今天,好多人还是对美国满怀憧憬。”

  布兰查德先生在他曼西餐厅的玻璃柜里,摆满了一战时的军装、步枪、登载着关于战争头条新闻的报纸,以及很多其它的记载过去的物件。沉浸在历史中,他深为今天感到忧虑:关于法国逐渐抬头的极端主义政治势力,关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威胁。他认为,也许美国早已不是昔日那支年轻无畏的劲旅,不会再来拯救欧洲,但是,在欧洲人的眼中,美国依然是美前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莱特(Madeleine K. Albright)所说的“不可或缺的国家”。

难以置信!一战时寄出的瓶中信百年后才到目的地

 
北京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启动 早高峰未现拥堵 中超:广州恒大四连冠
软了 奥巴马夫妇发糖给萌娃庆祝万圣节
英伦玫瑰凯拉·奈特莉登《The Edit》封面小露香肩 《武则天》曝剧照 范冰冰性感李治廷英气挺拔
探索神秘海洋 也可以从珠宝开始 她们都这样瘦的 7位明星终极减肥招大公开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独家策划

        当地时间2014年10月23日,比利时布鲁塞尔,为期两天的欧盟峰会拉开帷幕,参加会议的领导人拍摄“全家福”照片。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抱着他的孙子一起拍合影,吸引众多目光,十分抢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