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国女性中意"经济适用男"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原标题:德媒:中国女性择偶观改变 经济适用男受捧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0月31日文章,中国女性中意“经济适用男”中国女性正在改变自己的择偶标准:男人不需要太多的钱,但要关心自己的爱人,还要会做饭。
中国的婚姻市场多年来一直呈现“女性赤字”——由于独生子女政策,许多父母更倾向要儿子,而不是女儿。这导致众多人工流产,也让目前许多中国男性找不到对象。没有车、没有房子和没有丰厚的存款,男人就什么也不是。不过,近来中国的婚姻标准正在逐渐被改写——中国女性开始把一些“软技能”放在经济因素之前。这又是怎么回事?
《我的经济适用男》是前两年在中国流行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剧中讲述了时尚的女主角在大城市寻找“梦中人”的故事。她不是盯着开保时捷的有钱人,而是找了一名在电脑游戏公司上班的小职员,但他关爱她。
两年后,这种“暖男”如今已成为中国女性追求的现实男性的标准。“如果经济适用男是一辆车,它就是一辆丰田花冠车”,一家媒体这样解释其优点:手紧、可靠且价廉。该车型可能无法引起朋友的大量关注,也不会引发羡慕,“但它可以载着你去到想要去的地方。”
另一家媒体更是列举出“经济适用梦想男”的标准:身高应该在1.72米至1.83米之间,大学学位是必需的,收入在3000元和1万元之间。他应该不喝酒、不抽烟。其他要求还包括:要有耐心、爱心,可靠、大方,有责任心、有礼貌,并且会做饭。今年25岁的姜文(音)就是个典型的“经济适用男”,住在上海郊区的新城,每月收入1.25万元,很有耐心和爱心。他说:“我会做饭,也做家务。”
对许多中国女性和其父母来说,择偶正广泛流行着一种新标准——“靠谱”。外表吸引力、幽默、魅力和浪漫都只是“额外的奖励”,但不一定是必需的。(作者亨德里克·安肯布兰特,青木译)
热门推荐
更多>



- 印巴边境自杀式袭击55人死 多组织争相宣称负责
- 全球温室气体含量达到80万年来最高水平
- 最新报告:北半球刚经历了1400年以来“最热三十年”
- 鸠山由纪夫:安倍拒绝讨论钓鱼岛主权争议很孩子气
- 印度总理莫迪人气爆棚 月收10余万封民众来信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精彩视频
独家策划
当地时间2014年10月23日,比利时布鲁塞尔,为期两天的欧盟峰会拉开帷幕,参加会议的领导人拍摄“全家福”照片。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抱着他的孙子一起拍合影,吸引众多目光,十分抢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