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间谍之都”盘点:各为其主 你死我活的较量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地中海畔的两座间谍名城
作为连接欧亚两大洲的枢纽,伊斯坦布尔一直受到世界各国关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国家的间谍都活跃于此,出没于饭店、酒吧、咖啡馆等场所,从事秘密情报交易。这个夹在欧亚大陆之间的城市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的间谍活动中心之一。据称,这里最多时聚集着17个国家的间谍,情报人员总数不少于一万。
据说,长年混迹于此的间谍很多都互相认识,有时候两个敌对国家的间谍在酒吧碰见,还会坐在一起聊聊天。他们都喜欢到一个名为“蛇坑”的酒吧活动。
伊斯坦布尔作家罗宾称,当时有一名间谍很有才华,“他甚至会写歌,《嘘!宝贝,我是间谍!》就是其中一首。他常常在钢琴上弹奏这首歌。”这首歌很快在伊斯坦布尔广为传唱,在这座城市引发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间谍文化热。“当美国情报头子走进公园、旅馆的舞厅时,乐队就会弹奏这支曲子,”罗宾说。
伊斯坦布尔的间谍文化吸引了不少惊险小说作者和电影编剧,他们以这里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故事,比如007系列的《俄罗斯情书》《黑日危机》等。
不过,浪漫和轻松无法掩盖间谍活动的阴险狡诈,伊斯坦布尔表面的和睦下暗流涌动。“只要有钱,你可以在这里买到任何东西———毒品、枪炮、科学家、甚至病毒,当然,还有人命,”有人描述这座复杂的城市。二战时一名常驻此城的记者曾把这里称为“各种阴谋诡计和暗杀活动的中心”。
冷战期间,中情局在伊斯坦布尔附近设立了一个监听站,窃听和监控苏联的一举一动。1960年,在苏联领空被击落的U2飞机飞行员鲍尔斯,就是从附近的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起飞的。
北非城市卡萨布兰卡也是一座因谍战而闻名的城市。二战中,特殊的政治、军事地位,使这里成为同盟国与法西斯谍战斗法的重要据点。电影《卡萨布兰卡》的热映,又使这里的谍战蒙上浪漫色彩。1943年初,盟军在此地召开卡萨布兰卡会议,决定于当年攻占西西里岛,迫使意大利投降,从而使该城被再次写入史册。
热门推荐
更多>

- 陈卫华:美国种族问题任重道远
- 美国密苏里州又一非洲裔男子被警方射杀
- 日本广岛暴雨引发山体滑坡 已致18人死亡
- 全球最贵公寓开价24亿 摩天大厦顶俯瞰地中海
- 全球最贵公寓开价24亿 摩天大厦顶俯瞰地中海


- 莫言:我欣赏韩寒郭敬明 也读过他们的书
- 玩真的!《敢死队3》李连杰与阿诺同性恋
- 文章凭《小爸爸》入围华鼎奖最佳导演 黄海波缺席
- 明星为何频频涉毒:惩戒不够 翻身容易
- “蒙娜丽莎的微笑”的价值或不只为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