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文国际  >  X档案

中国历史上的“非洲热” 西瓜高粱芝麻原产于非洲

中国历史上的“非洲热” 西瓜高粱芝麻原产于非洲

  香料的盛行催生了一系列的工艺品,图为唐代银薰球。

中国历史上的“非洲热” 西瓜高粱芝麻原产于非洲

  象牙唐代仕女。

唐朝旅行家游历北非,象牙贸易催生中非航线

南北朝时期,中国与非洲的交往又重新活跃起来。中国北魏王朝通过波斯和印度洋地区的古国与非洲的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地区建立了商贸联系。

在中国古籍《诸番志》中,有一个盛产黄金的茶弼沙国的传说。这个国家城池方圆十里,女人穿着珍珠衫,人们住着七层楼房,盛产宝物。有史学家分析,这个在西方日落之地、盛产黄金的神秘国度,可能是西非古国加纳。而根据元朝人周致中的《异域志》描述,当时已有中国人在茶弼沙国活动。

到了唐代,由于上层统治阶级需要产自非洲的香料、象牙等奢侈品,而非洲东海岸各国正是盛产香料和象牙之地,于是,这种贸易需求带来了中国人远航非洲的新高潮。阿拉伯地理学家马斯乌迪认为,当时产自东非的“大多数象牙都运到了印度和中国”。曾任唐朝宰相的著名地理学家贾耽在《皇华四达记》中也曾记载过一条“广州通海夷道”。这条海路可从广州出洋,经马六甲海峡入印度洋,最终抵达“最南边”的“三兰国”。有学者认为,“三兰国”就是今天索马里的泽拉港,也有学者认为是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

有史可考的第一个到达非洲的中国人,是中国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的侄子杜环。公元751年,唐军与阿拉伯帝国大军激战于中亚重镇怛逻斯,大批唐军战败被俘,杜环也在其中。被俘后,杜环随阿拉伯军西行,游历了包括北非地区在内的阿拉伯帝国各地,直至762年才回到广州。

回国之后,杜环把他在西亚、北非一带的经历撰写成《经行记》一书。可惜岁月流逝,《经行记》原书已经失传,后人只能从杜佑的《通典》中见到1500余字的内容,其中包括非洲的摩邻等地名。而“摩邻”二字,便是阿拉伯语“马格里布”(北非)的译音。

 
 
广州:学生将废弃试卷扔出教室 迎接考试 武汉警用直升机开起空中巡逻
“渴望之狮”多国联合军演举行 美军秀军事力量 欧洲国家不愿与俄罗斯闹僵
袁姗姗戴娇倩同登《男人装》 变性感绝代双骄 德普女友希尔德妩媚出镜 妆容冷艳秀长腿
男人魅惑彩妆摄影 全智贤范冰冰奥莉小七 儿童节明星与嫩娃比萌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