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习近平讲述“中国故事” 诠释官方外交语言新“温度”

人民网龙明洁 2015-04-23 14:19:00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4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重要演讲。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在不久前的也门撤侨行动中,中国军舰搭载176名巴基斯坦公民从亚丁港撤离,巴基斯坦军舰协助从穆卡拉港撤离8名中国留学生。巴方军舰指挥官下达命令:“只要中国留学生不到,我们的军舰就不离港。”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再次证明中巴友谊情比海深。

  ——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演讲

  国家主席习近平21日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重要演讲,其中讲述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故事。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14年11月,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提出,要提升我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是提倡者,也是践行者。十八大以来,在10余次出访公开演讲中,习近平讲述了许多个温暖人心的故事,拉近着中外民众的心理距离,重新定义着官方外交语言的新温度。

  落点“小而巧”

  普通百姓视角 讲述两国人民友谊故事

  2008年,中国骨髓捐献志愿者张宝与韩国患者配型成功后遭遇了车祸,但他住院治疗康复后,继续为这位韩国患者捐献了骨髓。这位中国志愿者说:“人生祸福难料,人家现在大难临头了,帮点忙真不算什么。”迄今为止,中国志愿者共进行跨国捐献骨髓156例,其中为韩国患者捐献骨髓45例,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2014年7月4日,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演讲

  记者梳理习近平出访演讲发现,普通人成为了演讲中故事的主角。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讲述了有着“熊猫血”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鲁斯兰在中国读书期间无偿献血的故事。同一场合讲述的,还有中哈母子历经半个世纪寻找、终于重逢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祖籍四川的退休职工黎远康与远在阿拉木图的母亲瓦莲金娜。

  在德国演讲时,习近平讲述了葡萄专家诺博无偿向山东农民传授葡萄栽培、嫁接改优技术的故事。在澳大利亚的演讲中,习近平讲到了一位致力于中澳友谊的普通教授。“马克林教授60多次访华,在亲历中国发展进步的同时,孜孜不倦向澳大利亚和世界介绍中国的真实情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林教授的儿子斯蒂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出生的第一个澳大利亚公民。”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拓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习近平在演讲中多次提到两国民间友好交往的故事,有的甚至具体到个人,有利于拉近与被访国感情和精神上的距离,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交往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在谈到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时表示,要注重探寻对外传播中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中国故事”要讲得通俗,讲中国人普通的故事,讲具体的故事,而不是泛泛的空话与宣传。

  “习近平在演讲中,用普通百姓视角讲述两国人民友谊故事,加强了两国民间在文化、精神方面的沟通,给人亲近感。”李拓解读说。

  讲述“暖而新”

  动情的叙述拉近心理距离 增强政治互信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民并

 
楚大高速拥堵 大叔大妈公路“斗舞” 读书日:宁波“城市萤火虫”换书会为旧书找新主人
健忘的安倍 讨价还价
赵薇李小璐林志颖生财有道 明星副业响当当 麦当娜《名利场》封面集锦 30年演绎多种风情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