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文国际  >  国际滚动

少数族裔保护使毛利成新西兰象征

人民网 2014-11-22 06:05:56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原标题:少数族裔保护使毛利成新西兰象征

少数族裔保护使毛利成新西兰象征

毛利武士表演。

  新闻背景

  中国国家领导人在新西兰进行访问,新西兰政府为此举行了隆重的毛利族传统欢迎仪式,毛利族男女长者与客人进行“碰鼻礼”,毛利勇士跳毛利舞,这是新西兰人民给予尊贵客人的最高礼遇,也让毛利族和毛利文化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保护土著文化作为平衡

  李明波:毛利舞是一种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毛利族的“碰鼻礼”,包括其服装与其他礼仪,都与现代文明有很大差异,这体现了新西兰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保存。

  温俊华:毛利族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纹面”习俗。这种习俗在一些太平洋岛国的土著居民中也存在,如巴布新几内亚。

  李明波:毛利传统上还是“食人族”,最近几百年才慢慢改变了食人的习惯。

  王希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白人为主流的国家很注意保护土著文化,可能作为一种平衡,或代表了他们的内疚。一方面作为殖民时代的补偿,一方面也保存传统与现代的反差。他们现在很注意宣传土著文化,比如新西兰机场就以毛利的木雕做装饰。

  已成国家民族的象征

  李明波:现在新西兰已把毛利文化作为整个国家或民族的形象,像新西兰的橄榄球队、篮球队比赛前先跳毛利舞,重要的外宾接待也用毛利舞,来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

  王希怡:像现在去新西兰旅游,毛利博物馆、毛利表演、毛利特色纪念品,都已成一个卖点。

  温俊华: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毛利族近几十年的生存环境确实更宽松了,在英国殖民侵入之前毛利族人口有20多万,而目前单单在新西兰毛利族人口就有60多万。

  王希怡: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政府在政策上会给毛利人土著不少特殊的津贴和补助,说得不好听就是直接把他们养起来了,他们大概不用真的从事任何工作也能生存。

  不需要为生存而工作

  温俊华:毛利人可能真的不需要为了生存而工作,但不少融入主流社会的毛利人还是会离开家乡到城市里工作的,只是他们特别注重保存自己的文化,会经常回部落,参加重要的仪式,在城市里也注重和族人聚会。

  李明波:毛利文化成为新西兰象征的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新西兰本身缺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白人之前就只有毛利文化这一块。

  温俊华:从这方面来说,毛利人算是比较“幸运”的,国外另一些“有特色”的族裔,如泰缅边境的“长颈族”,他们存在的唯一原因似乎是金钱和生存。长颈族女孩在5岁的时候就要在颈及四肢套上铜圈戴上1公斤的铜环,等脖子适应了这些铜圈后,就要把它们换成更紧的铜项圈,而且要多加上几只,长颈族女人最多可以戴25只铜项圈,重量在5到10公斤之间。自从因战乱逃离故乡后,她们一直在泰国北部和缅甸交界的难民营里生活,凭所谓的独特旅游魅力,出卖自己的形象和经营纪念品为生。让人看了很心酸。如果她们被允许自由地生活,有着像毛利人一样的宽松环境,她们还愿意保留伤害身体的特色吗?

  王希怡:这确实受限于政策,新西兰毛利人领取补贴,不用为生计忧愁,长颈族为生计贩卖特色,待遇完全不同。

  李明波:心态也完全不同,像毛利人在展示自己的传统文化,跳毛利舞,行“碰鼻礼”的时候,内心一定是充满自豪的。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11月15日—21日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二十四号
中国日报漫画:较劲 美大学生占领教学楼抗议学费上涨
《盖茨比》女主凯瑞·穆丽根封面大片 奢华复古也俏皮 朱莉写真S形熟女诱惑 赤裸胸脯秀满纹身
探索神秘海洋 也可以从珠宝开始 她们都这样瘦的 7位明星终极减肥招大公开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独家策划

        当地时间2014年10月23日,比利时布鲁塞尔,为期两天的欧盟峰会拉开帷幕,参加会议的领导人拍摄“全家福”照片。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抱着他的孙子一起拍合影,吸引众多目光,十分抢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