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文国际  >  国际滚动

美华媒:要留住海归人才 中国需“护才”先行

环球网记者 李圣依 2014-08-07 08:49:00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美国《侨报》8月6日文章,原题:海外引智 求才若渴需“护才”先行  中国对于人才需求的结构愈发多元化,各地海外引智的“大手笔”时常见诸报端。海外哪些智力资源可以为中国所用,怎样用最经济的方式招到最合适的海外人才?近日,中国民间智库首次发布了首份《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2014)》,填补了大陆对该群体具象认知的空白。

  5000万华侨华人中,专业人士约有400万,是活跃在高新技术、教育、金融等领域的技术知识精英,在美人数占到了六成左右,不少人都是因留学美国而留在美国。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二大移民国来源国;但同时,中国的移民赤字到2013年已达849.4万,中国的人才储备面临一定的挑战。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国与国间人的流动再正常不过了。既然早年中国人因求学等原因流向美国,在经历一番奋斗获得绿卡后,同样可以被中国的发展机会而吸引流回中国。对祖(籍)国的依恋与熟悉感,是海外华人专业人士回流的催化剂,而当前各个引智平台也足够给力。

  如果说上世纪五十年代钱学森、邓稼先等人学成归国,更多是民族感情在起维系作用,那么如今,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多项引才计划、各个城市的人才洽谈会,“海归”都是座上宾,则更是一种中国社会尊重知识、尊重海外人才的组织化行为,是敞开怀抱拥抱世界的强烈意愿的体现。

  然而,“回流壁垒”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中国一些用人单位对“海归”的心态是既欢迎又防备,“海归”回流后容易在事业发展上遇到天花板。“海归”回国后因父母赡养、子女求学等问题而无奈选择再次“出走”的现象也时常出现。像这样“硬件”和“软件”都跟不上,海外人才只会来了又走。

  从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侨资、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未来的30年甚至更长远,给中国带去更深远变化的应该是“外脑”。前者的成功经验在于,中国在引入外资时也给予优惠政策与经济回报;同样地,中国要留住人才,就不能仅依仗血脉相连的情义,用人单位还需在引入海归之后克服微妙的防备心理、不完全放手的做法,并协调解决其出入境便利度、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让其真正扎根于这方土地。

 
校园足球队遇地震 徒步20公里死里逃生 北京警方女警海报
中国日报漫画:解禁 德国趣味“驴子赛跑” 选手驴子齐狂奔
韩国顶级女星美貌进化史:全智贤变成熟宋慧乔变洋气 舒淇林志玲10大女星性感迷人身体部位(图)
探索神秘海洋 也可以从珠宝开始 她们都这样瘦的 7位明星终极减肥招大公开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