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亲育子"技术:福音背后仍留隐忧?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三、谁在支持?谁在反对?
几年前,英国即开始探讨此项技术实际应用的可行性。2013年,针对此项技术进行的公众咨询显示,大部分民众支持这项新技术进入临床实践阶段。此次下议院投票通过,将争论重新带回公众视野。
英国政府支持“三亲育子”技术。首相卡梅伦在下院表决时投了赞成票,他认为这项技术并不是在“扮演上帝的角色,更像是器官捐献,因为不是做某种根本性改变”。卡梅伦的长子因脑瘫和严重癫痫于6岁时夭折,因而他“特别同情”那些有先天疾病孩子的父母。慈善机构和许多科学家也支持“三亲育子”技术,认为其合法化将给许多家庭带来“第一线希望”。
教会认为这项技术破坏胚胎;一些人提出了单纯基于科学层面的担忧,认为这项技术的生理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而一些公共利益监督机构担心,由此开创基因改造创造婴儿的先例,或成为未来“人工设计婴儿”的开端。此外,需要明确的是,线粒体中所含遗传基因虽少,但这种基因改变毕竟是永久性的,将会世代相传。
四、临床不易 风险犹在
这次表决并不意味着当下就允许人们去做线粒体替代手术。上议院还没就此讨论和投票,虽然它不一定会否决下议院的决定。在上议院也通过后,新法律要到今年10月才能生效。
临床上要想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向英国人类受孕与胚胎管理局申请批准。而只有当存在严重疾病的“风险”时,才允许使用线粒体替代技术治疗。
目前的研究未发现线粒体基因与细胞核基因不相容的问题,但到底会否出现类似风险仍需验证。英国人类受孕与胚胎学管理局认为,在最终应用临床前最好还是先进行几次实验,但这并不足以成为放弃这项技术的理由。
三、谁在支持?谁在反对?
几年前,英国即开始探讨此项技术实际应用的可行性。2013年,针对此项技术进行的公众咨询显示,大部分民众支持这项新技术进入临床实践阶段。此次下议院投票通过,将争论重新带回公众视野。
支持方:给家庭带来“第一线希望”
英国政府支持“三亲育子”技术。首相卡梅伦在下院表决时投了赞成票,他认为这项技术并不是在“扮演上帝的角色,更像是器官捐献,因为不是做某种根本性改变”。卡梅伦的长子因脑瘫和严重癫痫于6岁时夭折,因而他“特别同情”那些有先天疾病孩子的父母。慈善机构和许多科学家也支持“三亲育子”技术,认为其合法化将给许多家庭带来“第一线希望”。
反对方: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教会认为这项技术破坏胚胎;一些人提出了单纯基于科学层面的担忧,认为这项技术的生理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而一些公共利益监督机构担心,由此开创基因改造创造婴儿的先例,或成为未来“人工设计婴儿”的开端。此外,需要明确的是,线粒体中所含遗传基因虽少,但这种基因改变毕竟是永久性的,将会世代相传。
四、临床不易 风险犹在
投入实际医疗并非易事
这次表决并不意味着当下就允许人们去做线粒体替代手术。上议院还没就此讨论和投票,虽然它不一定会否决下议院的决定。在上议院也通过后,新法律要到今年10月才能生效。
临床上要想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向英国人类受孕与胚胎管理局申请批准。而只有当存在严重疾病的“风险”时,才允许使用线粒体替代技术治疗。
潜在风险犹存
目前的研究未发现线粒体基因与细胞核基因不相容的问题,但到底会否出现类似风险仍需验证。英国人类受孕与胚胎学管理局认为,在最终应用临床前最好还是先进行几次实验,但这并不足以成为放弃这项技术的理由。
(综编:张天宇;文字来源:新华网、中国广播网、科技日报等)
热门推荐
更多>



- 杨洁篪在第5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 平昌冬奥会组委会:奥运筹备将进入快车道
- 德国法兰克福超市奶粉断货 称中国人抢购是主因
- 外交部回应美商会:中方支持外企在华拓展市场空间
- 乌危机法德将提新方案 中方:欢迎调解努力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精彩视频
独家策划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30日,委内瑞拉加拉加斯,超过5000人参加色彩跑活动,俊男靓女炫彩狂欢,为儿童医院筹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