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三亲育子"技术:福音背后仍留隐忧?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一、“一父两母”是啥概念?

  这项试管授精新技术延伸自传统试管授精技术,常被称作“三亲育子”技术,更科学的称呼是“线粒体替代法”。这项技术由英国研究人员于2010年首次公布,治疗基本原理是找到一位健康女性的卵子线粒体,替换掉有缺陷的母亲卵子线粒体。

  捐赠者的基因占新生儿基因总体的0.1%,因此在基因层面,新生儿有两位“母亲”、一位父亲。

  而法律意义上,孩子仍只有“一父一母”,不会被告知“第二位母亲”的身份。

  二、“设计”还是“拯救”?

  线粒体存在于人体每个细胞中,是独立于细胞核的细胞器,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它拥有自己的遗传物质,只通过母亲遗传。患病女性表面健康,但病情在子女身上显现。因此,有缺陷的线粒体会通过母亲传给婴儿,导致婴儿患脑损伤、肌肉萎缩、心脏病、失明等疾病。

  现有200多种疾病由线粒体DNA突变引起,但线粒体疾病目前没有治愈方法。世界上每6500个新生儿就有一个因线粒体缺陷患病,英国每年有125个新生儿患这类疾病。

  “设计婴儿”一般指人为地选择孩子的身高、体重、外貌等个体特征。出现这种担忧在技术上被证明是多余的,因为线粒体基因中没有决定个体构成的基础基因。第二个“母亲”的线粒体,只是确保新生儿免于罹患线粒体疾病。

  至于该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和社会安全风险,英国政府部门首席医务官萨莉·戴维斯认为,改变细胞核基因的做法在国际上一直都是法律禁止的,未来这条基本原则也不应该改变。

  由线粒体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疾病可被医治,但整合后的受精卵内,是否会产生其他问题还不可知。

  另外,从希望生育健康孩子的父母角度思考,应用此项技术合情合理,但并未考虑子女的感受。通过此技术出生的孩子们,当被告知真相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此项技术获得通过,乃至进一步临床推广后,将会出现卵子需求,卵子如何获得?购买,捐献?在精子库存在的情况下,尚有“精子荒”的问题,获得足够数量卵子的难度可想而知。这个市场不一定很大,且不排除衍生其他社会问题。

  此外,取卵对女性具有较大损伤。

  一年前英国卫生部公布的一项草案规定,她们应作为人体组织捐赠者被对待。

  与现有的精子、卵子捐献者一样,新生儿未来将无法获取线粒体提供者的身份等个人信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来自肖邦故乡的珍宝”艺术展在国博开幕 台湾失事航班大陆旅客家属抵达台湾
亚太再平衡 投掷
惊悚!蕾哈娜横躺白鲨口中妩媚秀身段 52岁“杰克船长”与28岁双性恋女友完婚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