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媒:中国零售业品牌使用外文名以吸引消费者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另一方面,许多西方品牌选择使用中文名称以向消费者传达品牌的一些特质,起一个合适的中文名字是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例如Coca-Cola,其中文名称“可口可乐”的含义为“好吃好玩”,很好地体现了品牌宗旨与追求。其他一些外国品牌,如Cadillac被译为凯迪拉克,增强了品牌的威信度;Benz被译为“奔驰”,体现了产品“驰骋有力”的形象;BMW被译为 “宝马”,也突出强调了车辆的高性能。
一些中国本土公司也遵循同样的方式,用语音直译(即使音译词无含义)的方式命名以获得优雅高级的国际形象。高尔夫服装品牌biemlfdlkk在中国 450多家商店出售,其普通话发音biyinlefen译为“比音勒芬”,消费者通常理解为“动听的音乐和迷人的芳香”。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德国品牌,也有人认为该品牌源自法国,无形之中提高了品牌的定位。
策略
《中国西化》一书的作者乔尔·巴卡勒尔称,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中国公司也致力于打造国际品牌,但品牌管理却仍被认为是市场决策方面低优先级的考虑因素,应由执行层关注下一个产品的推出和长期的价值创造。
面对越来越高的劳动力成本和日益加剧的产业竞争,中国公司更加注重品牌形象。消费文化决定品牌文化,品牌文化反过来影响消费文化,乔尔·巴卡勒尔表示:“以前的市场策略已经无效了,为了增强顾客信任度、扩大品牌影响力,企业应当针对新形式制定新策略,用高质量产品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用先进的品牌文化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要。”品牌命名是企业的自由,更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好的名称会成为企业品牌的符号,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和热衷。品牌命名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开始,必须结合企业特色和品牌形象。
Labbrand咨询公司已经为试图进入中国市场的西方公司和旨在进军国际市场的中国公司开发了200多个品牌。弗拉基米尔·杜罗维克总裁称,近年来,该公司在确定品牌名称时使用拉丁字母的频率大幅增长,这表明中国公司也开始意识到,为了赢得国内甚至全世界客户的喜爱与支持,他们的品牌名不能局限于汉字或只是一味地模仿西方品牌。
热门推荐
更多>



- 马拉多纳驳斥老卡斯特罗去世谣言 称收到其来信
- 纽约对警察“下狠手” 未完成传票任务不得请假
- 以总理向巴黎犹太食品杂货店人质事件遇难者致哀
- 国际刑警组织全球通缉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
- 巴基斯坦遭塔利班袭击军校重新开课 建2.4米安全墙


- 田亮发声明否认森蝶攻击大小S 已向警方报警
- 春晚语言一审毙两节目 哑剧成二审重点
- 2015年将实施的影视新政 一剧两星、限外令等均在列
- 周杰伦不签婚前协议 砸195万欧洲办婚礼
- 《奔跑吧兄弟》曝电影彩蛋 观众等待0130笑出腹肌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精彩视频
独家策划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30日,委内瑞拉加拉加斯,超过5000人参加色彩跑活动,俊男靓女炫彩狂欢,为儿童医院筹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