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李克强访欧期间超过10个场合提及“创新”

人民网贾玥 2014-10-18 07:27:19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人民网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贾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即将结束他今年第二次访欧行程回国。10月9日以来,李克强分别对德国、俄罗斯、意大利三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受邀访问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及出席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

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创新”成为李克强此次出访讲话中的高频词之一,在此行的3个国家10多个重要场合提及,不仅大力介绍中国通过建设“创新型政府”释放经济活力的成绩,也表达出希望在国际间展开互利双赢创新合作的诚意。

谈中国改革创新:是潜能最好的“挖掘机”

“中国的改革开放,涉及13多亿人,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创新活动。”此次访欧期间,李克强两次在国际论坛上大力介绍中国以创新驱动发展的诸多举措。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总体平稳运行。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在提升。服务业比重继续上升,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快于整个工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中国经济能有这样的表现,主要靠的是改革创新。”在11日中欧论坛汉堡峰会第六届会议上,李克强表示,我们没有实行“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没有放松银根和扩大赤字,而是强力推改革,在加快行政、财税、金融、投资等重点领域改革的同时,改革和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实施结构性调控,也就是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进行定向调控。

经济活力能不能释放,市场潜力能不能被激发,很大程度上要看政府愿不愿“松绑”。李克强指出,今年以来,中国政府继续带头自我革命,大幅度简政放权,推进市场化改革,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展现创造创新的活力。今年3月,全面推行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半年多来新设立的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同比增幅超过60%。

“我们正在致力于建设‘创新型政府’,首要的事情就是简政放权,这实际上是给市场让出空间,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在第三届莫斯科国际创新发展论坛上,李克强再次传达出中国政府的决心,一年多来,已取消和下放了6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

在破除创新壁垒的同时,中国政府还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实施股权期权等激励政策,给创新者更大自主支配权,让创造发明者获得应有回报。李克强特别强调,在中国境内依法经营的企业都享有国民待遇,外资企业开展研发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

“中国致力于建设对创业创新者最具吸引力的国度。”李克强说,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火种,保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从根本上讲,公平竞争、诚信经营有利于中外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下一步,中国的改革创新力度会进一步加大。李克强表示,不仅对体制性障碍“拆藩篱”,还对结构性矛盾“动手术”,弥补发展中的“短板”,做强实体经济的“筋骨”。有改革创新形成的强劲动能,我们对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充满信心。

“改革创新是潜能最好的‘挖掘机’”。李克强指出,中国人民吃苦耐劳,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创新体制、创新科技,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谈国际创新合作:愿同一切有诚意者合作

“中国的创新是开放的创新,我们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创新,”在第三届莫斯科国际创新发展论坛上,李克强说,“愿意同一切有真诚意愿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开展互利共赢的创新合作。”

对于中欧合作,李克强指出,将开辟创新合作的“深海域”。中欧都致力于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升级,为拓展新技术、新产业、新领域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在绿色经济领域,欧洲有优势,中国有市场,希望双方合作建设一批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示范区,增强聚集和放大效应。同时,努力推进航空航天中长期合作,加强轨道交通运营、维护和管理合作。

德国是目前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伙伴。李克强在访德期间指出,工业、科技、农业、教育、环保、城镇化、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将是两国重点开展的创新合作领域,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机制和举措,推动中德务实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10日发表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提出中德致力于通过改革与创新促进增长,提升两国竞争力。两国决定建立互利共赢的创新伙伴关系,强调创新合作应突出共识、兼顾双方利益。

“中德建立‘创新’关系表明双方不满于现有合作成果,期待进一步提升经贸合作质量,并尽可能拓宽合作领域。同时,随着两国交往的日益密切,双方都发现对方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可以达成创新共赢的结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部主任崔洪健对此分析。

中德强调加强工业等领域的创新合作,而中俄则把重点投射在战略性大项目上。13日下午,李克强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共同会见记者时指出,两国要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提升贸易水平,扩大双向投资,重点推进战略性大项目合作,推动中俄务实合作创新升级。

14日,李克强在莫斯科发表演讲时提到,中俄已在能源资源、航空航天、信息通讯、节能环保等领域实施了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双方可以再论证和实施一批新项目,同时创新合作方式,通过联合研发、联合制造、联合推广应用等,共同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开拓第三方市场。

此前11日召开的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信息透露,双方已商定加快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客机和重型直升机进程,推进核能、跨界桥梁、农业开发和地方等领域合作。14日发表的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也指出,双方要加强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优先开展有前景的联合科研。

在德国和俄罗斯之后,李克强也把创新理念带到了此行最后一站——意大利。14日晚,李克强会见中意企业家委员会委员及企业家代表时希望企业家们“争做现代的马可·波罗”,推动两国企业间合作迈上创新的路程,携手创造更多合作成果。

中意两国的创新合作重点体现在科技领域。中意两国政府发表的联合声明提出,双方将在充分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两国科技创新合作。双方确认,将以意大利轮任欧盟主席国为契机,在贸易与投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科技创新、人文、人权等领域加强对话与交流,共同致力于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

意大利是最早与中国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的西方国家之一。中国驻意大使李瑞宇撰文指出,中意科技创新合作一直以互惠互利、务求实效为目标,在联合研发、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树立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合作的典范,两国要继续发挥科技创新合作的示范作用。

德俄意媒体热评创新合作前景

对于中德决定建立互利共赢的创新伙伴关系,德国电视一台认为,在互联网领域,中国已开始转变西方认为的“盗版大国”的偏见。来自互联网调查机构的信息显示,中国拷贝别人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个国家现在已变得富有创新性。

Phoenix电视台指出,共同的创新草案应该使两国关系更加巩固,使双方获益。习近平主席今年3月访德时,两国扩大了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共同发表的声明包括超过100个合作项目,使德国成为欧盟内一个特别角色。

德国《南德意志报》评论发表说,面对疲软的经济数据,德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对方。德国企业将中国视作不可替代的市场和投资目的地,中国则希望能与德国公司共享更多技术。

“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指出,中俄签署了将近40项合作协议,涉及能源、金融、交通、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这显示出俄中合作又向前跨了一大步,俄罗斯向东再转一度。

俄罗斯主要商业化报纸之一“生意人报”认为,中国参与俄罗斯的高铁项目,这是李总理访问期间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如果连接中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高速铁路网建设顺利推进,将极大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

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发表题为“创新带来新的机遇”的分析文章,指出意大利工商界不管是谁,近几年来都对中国产生了兴趣,中国一方面作为投资方能解决意大利的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作为市场能解决意大利内需不足的问题。

文章说,中国正在经历一个重大变革时期,亟需提高其生产力,同时会在环境技术上进行大量投资,这对于意大利来说将是具有广大前景的新市场,尤其在创新领域。

 
“复兴号”“试跑”杭黄铁路 大雪节气前 新疆库尔勒孔雀河现美丽冰凌
哈里与梅根亮相都柏林街头接受民众欢迎 伊斯坦布尔遭炸弹袭击 至少11死36伤(图)
跟随电影去旅行:布拉格 在这里邂逅特工、寻找浪漫 papi酱获得1200万融资 看看国内外的网红是如何赚钱的?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独家策划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今天下午抵达新加坡,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在机场迎接。随后朝方一行乘车前往下榻酒店。当晚,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与金正恩举行了会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