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号科考船给西太平洋海底“量体温”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揭秘中国划时代的海洋综合考察船“科学”号 新华社记者 冯琦编制
新华网“科学”号科考船2月10日电(记者孟菁倪元锦)“科学”号科考船9日在西太平洋雅浦海沟附近海域投放热流探针,以获取海底热流信息。科研人员将其比喻为给海底“量体温”。
热流项目作业组负责人宋永东介绍说,“量体温”所使用的“体温计”是一根7.5米长、自重965千克的热流探针。从“科学”号后甲板处由钢缆放入海底后,凭借额外增加的500千克配重,这支“体温计”可以竖直插入洋壳表层,也就是亿万年来形成的海底沉积层中。
“当热流探针的姿态满足条件时,探针上的22个温度传感器会被自带电源瞬间加热,并记录降温过程中每秒温度值。回收后,根据传感器获得的海底沉积物原位温度梯度和热导系数,我们可以推算出海底热梯度的分布情况,”宋永东说。
海底热梯度是指来自地球内部的热量向海底表层扩散的状况。根据海底热流值结合深层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科研人员可以探究洋壳俯冲活动的特征。按计划,“科学”号本航次将在14个站位投放热流探针,横跨雅浦海沟区,探测区水深在两千米至五千米之间。
据随船执行科考任务的中科院海洋所副所长李铁刚介绍,全球地质构造最活跃的区域在板块边缘。西太平洋不仅是研究板块俯冲过程的“天然实验室”,也是对中国近海环境影响最大的海域。
他表示,中国科研人员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对西太平洋进行持续研究,通过热流探测、岩石取样等多种手段了解深海岩石圈构造特征,以便加深对太平洋板块结构和海山演化的认识。
热门推荐
更多>



- 日本东京88人染诺如病毒上吐下泻 含多名中学生
- 俄驻华大使:2015年将积极推动上合组织扩员的进展
- 担忧儿子成连环杀手 母亲亲手将其送进警局
- 俄驻华大使:普京或赴华参加抗战胜利纪念日庆祝活动
- 韩国总统朴槿惠走访胡同市场 自掏腰包买猪蹄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精彩视频
独家策划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30日,委内瑞拉加拉加斯,超过5000人参加色彩跑活动,俊男靓女炫彩狂欢,为儿童医院筹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