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互联网+时代的文艺核聚变

中国日报网孙晓慧 2015-05-31 08:49:55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互联网+时代的文艺核聚变

康夏的书柜(图片源自网络)

前些天,有一个叫康夏的文艺青年,因即将赴美留学,在网上打包销售他带不走的1741本书。这一并不出奇的举动,在网上引起不小的轰动,不但帖子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更令人咋舌的是,他一天内就收到了77万的购书款。如此成绩,足以让一些经典网络营销活动相形见绌。

人们常说,随着网络和手机的发展,阅读已电子化、碎片化,纸质书已趋于没落;更有甚者,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娱乐方式爆炸、信息知识泛滥,“没时间读书”乃至读书无用论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同时,“霸道总裁”小说和小时代之类电影的大行其道,也让不少人士对当代青年的审美偏好忧心忡忡。在这种环境下,一批高冷的二手旧书日销售77万的消息,仿佛一缕清风,为稍显阴沉的文化天空,吹去了几许浮云。

这件事印证了一个事实:对文化和美的追求,是人类社会的本能,不会因为社会表面上的物质化而消失或转变。反之,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精神世界将摆脱更多“生活所迫”,而得以更加自由驰骋。其实,如此规律早为历史所证明,所以才留下“仓廪实而知礼仪”这样的名言。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已经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完成了一代人的原始积累。知礼仪已成为社会常态,而精神贵族成长的土壤已日益丰厚,可以说,不管你承不承认,文艺的能量已在每个人身上不断积聚。

但是文艺是多样化、个性化的,人心所向而品味各异。蕴含作者独特思考和艺术追求的作品,很难像精准定位、批量生产的网络小说那样引起广泛共鸣和大众消费。但是,蕴含在内心的能量虽然不容易被激发,但是更为巨大。就像原子弹,需要原子核内部的裂变,因此远不如普通火药那样一点就爆,但是一旦被高能所激发,就会产生连锁反应,释放出无比的威力。

所幸的是,互联网完全可以把每个热爱文艺的心连接在一起,一旦有高能来袭,就会焕发出巨大的热情。而那位叫康夏的青年,则发出了第一个高能粒子。他的售书方式,精确数字所暗示的书的精致、高大上的书架展示、获得商品未知的神秘性等等十足的文艺范,都吊足了目标受众的胃口、激发人们尝试的冲动,而互联网的自传播效应则将这一能量逐级放大、引爆。不可否认,众多参与者中不乏跟风猎奇、附庸风雅者,但平心而论,哪个真正文艺青年不是从附庸风雅开始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高品味的纸质书必将更加畅销,而文艺青年和文艺范不但不会没落,反而会更加茁壮成长,以百花齐放的姿态高冷而繁茂着。(孙晓慧)

 
北京“鸟巢”悬挂巨幅禁烟标志 澳门小学生与驻澳门部队共庆“六一”儿童节
和为贵 海星之死
颜龄测试一夜爆红 这些趣图告诉你How-old为什么这么火? 洛基入清宫韩寒遭换脸 哪些明星曾被PS大神玩坏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