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宇航局公布关于寻找“第二个地球”新进展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中国网7月24日讯 据俄媒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发现在太阳系之外的一颗行星——开普勒-452b,其大小和特征与地球十分相似。根据NASA在其官方网站公布的报告显示,这为科学家们推测在“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以及移居外星的设想提供了依据。
行星开普勒-452b围绕恒星开普勒-452公转,位于“适居带”中。行星距恒星的距离适宜,有可能会存在液态水,而这是生命起源的必要条件。但是现在仍不能保证这个星球满足生命起源的所有条件,科学家现在还未能探测其大气成分和地表温度。
开普勒-452b旋转所围绕的恒星年龄是60亿年,比太阳还要年长15亿年。恒星的年龄越大,其体积就会越大,这意味给予周围星球的能量就会越多。
美国宇航局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表示:“我们可以把开普勒-452b当成是地球的哥哥,对此参照便能了解并预测地球的演变与发展。鼓舞人心的是,这颗行星已经在那片适居带存在了60亿年,比地球存在的时间还要长。如果它具备必要的成分以及条件,那么有极大的可能性在这颗星球上存在着生命。”
开普勒-452b的体积比地球大60%,它绕其恒星公转的周期为385天,距离地球约1400光年。开普勒-452b从其恒星上接收的能量比地球从太阳上获得的能量要多10%,目前仍不清楚在这颗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这己经不是第一次科学家们借助开普勒望远镜在太阳系外寻找类地行星了。2014年美国宇航局发布了开普勒-186f的相关信息——这是科学家们在太阳系之外找到的第一个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开普勒-186f距离地球500光年,位于天鹅座。它的组成和物质目前仍是未知,绕其恒星公转的周期是130天,从其恒星获得的能量是地球从太阳获得的能量的三分之一。
2011年科学家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科普勒-20e,它的体积比地球要小,但它的温度太高,在其地表不可能存在液态水。同年,美国宇航局还发现了另外一颗类地行星——开普勒-22b,它的体积约是地球的2倍,因此不太可能形成坚固的表面。(刘艺阁)
热门推荐
更多>





- 美媒:上海迪士尼为中国家庭量身打造 充满"中国味"
- 外交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九次高官会29日举行
- 竞选总统开销大 美2016年大选广告费预计达44亿美元
- 反华女作家挑事,日本政府妄批中国东海油气田
- 眼科医疗新突破:未来滴眼药水或可治愈白内障


- 中国道协否认发谴责《道士下山》声明:对影片持包容心态
- 工作也是围城 毕业三年你“跳”了吗?
- [晒照文化] 晒与不晒 我都在那里
- 周末收视:“跑男”破5创新高 “花少”小幅提升
- 《盗墓笔记》编剧:被吐槽我们一点不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