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潜艇技术短板明显 通常落后西方一代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资料图:中国海军093型攻击核潜艇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5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潜艇技术短板明显 中国正在部署令人印象深刻的常规潜艇和核潜艇部队,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称,解放军海军水下部队包括5艘核攻击潜艇、4艘核弹道导弹潜艇和53艘常规动力攻击潜艇。不过,这篇文章也分析了中国潜艇部队仍然落后的原因。
潜艇部队的重要结构性弱点之一是中国的推进器工程能力,因为中国潜艇使用的大部分发动机都是进口技术,通常是获得许可后在本国生产。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最近召开的有关中国海军实力的会议,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解读。会议的主持人、海军战争学院教授安德鲁·埃里克森说,解放军海军水下部队仍然在努力攻克推进器工程的难题。“对他们而言,情况变得越来越紧迫。他们希望有能力建造大量潜艇,而且这些潜艇的推进器要高效、持久、可靠、安静。”
柴电潜艇的隐形能力通常比核动力潜艇强,主要原因是柴电发动机的设计初衷便是使振动噪声最小化,避免声呐探测。例如,宋级和元级潜艇装备了德国制造的先进柴电引擎。一名经验丰富的潜艇工程师说:“它们是世界领先的潜艇柴电发动机。每一艘宋级和元级潜艇都装备了3个此类发动机,自1986年以来,中国防务合同商便通过许可对其进行生产。元级攻击潜艇据称还融合了俄罗斯设计潜艇的静音技术,并配备了斯特林不依赖空气推进器技术。” 埃里克森解释说:“他们希望潜艇具备静音能力,不必浮出水面来对电池充电。元级潜艇已经实现了这一点。但科技一直在进步。即便你掌握了不依赖空气推进器技术,它依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中国一直在试验锂电池技术,它能够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下潜时间。埃里克森说:“中国研究人员明显把锂电池技术视作常规潜艇推进器的未来趋势。他们还没有成功,但却下定决心要取得成功。”他表示,中国正在讨论2020年前将锂电池安装在新一代常规潜艇上的可能性,但现在还不知道会安装在哪个型号上。
中国的潜艇技术通常被视为比西方落后一代。例如,引发外界热议的095型核攻击潜艇仅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的北约核动力快速攻击潜艇。埃里克森强调,总体而言,解放军海军的现代化努力不会很快演变成战斗力增长。“正在发生许多进展,付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这个复杂而艰难的领域,需要取得许多成果才能最终提升实际作战能力。”
热门推荐
更多>

- 土豪公司再“袭”欧洲 荷兰迎首个巨型中国旅行团
- 李克强出席中国-拉丁美洲文明互鉴系列活动
- 中国小伙在秘鲁当大厨 最喜欢看“打老虎”新闻
- 泰国前总理英拉出庭否认渎职指控 支持者送鲜花
- 中印总理天坛共话太极瑜伽


- 海外流行“以房养学” 美欧等发达国家市场火爆
- 日本老年人就业率创新高 5位老人中2人在工作
- 解决《虎妈猫爸》中择校问题的日本经验
- 德国出生率全球倒数第一 引发劳动力短缺担忧
- 应对“伊斯兰国”无战略 杰布·布什抨击奥巴马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