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华裔姐弟均考上哈佛 父母教育“大棒”加鼓励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萧宇阳(左2)将要和姐姐萧宇琪(右2)一同就读哈佛大学,与父母一起拍照,非常开心。(加拿大《明报》)
中新网1月26日电 据加拿大《明报》报道,在加拿大北本那比中学就读的16岁华裔学生萧宇阳,上月收到哈佛大学提前录取通知书,成为继姐姐萧宇琪之后,家里第二个入读哈佛的孩子。
他的父母也因为培养出两个哈佛学生而成为当地名人,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纷纷致电或上门取经,希望学习“虎爸虎妈”的教育方法。萧宇阳父母则表示,要想上哈佛,不能光凭学习成绩,一定要让孩子全面发展。
萧家姐弟在学习、艺术、体育及社交方面所获得的任何一项成绩,已经足以令普通孩子望其项背。如何才能教育出这样优秀的孩子?恐怕有无数家长都想知道答案。母亲于巾帼认为“虎妈”方式不可取,“大棒加胡萝卜”才更有效。他们正是成功结合了东方人的严格和西方人的鼓励,才有今天的成绩。
不少了解这个传奇家庭的人都认为,这两个孩子的成功,有很大部分是来自遗传基因。爸爸萧峰曾就读于清华大学,而妈妈于巾帼曾就读台北第一女子中学,移民加国后入读西门菲沙大学(SFU)计算机专业,并认识了在那里读计算机博士的萧峰。
于巾帼说,作为一个全职妈妈,她几乎承担了半个老师的责任,孩子的很多数理化学习都是她利用放学后时间教授完成的。她也像普通的妈妈一样,在家亲自辅导孩子学习,在外为孩子报读各种兴趣班,包括钢琴、小提琴、滑雪等等。
于巾帼表示自己并不赞同“虎妈”式管理方法。她认为现在的孩子不能完全采用“大棒”式教育,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很容易产生叛逆情绪。她建议配合西方的“鼓励”式教育,适当给孩子一些“胡萝卜”,用以激发孩子的热情,树立孩子的信心。有了自信,孩子也更有学习的热情。至于让孩子加各种比赛,家长应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要孩子努力,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多加鼓励。
总结两个孩子的成功经验,于巾帼表示,一是应该让孩子产生自我学习的动力,从而进行自我管理;二是要让孩子从小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这也是为什么她的孩子能够在多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王学文)
热门推荐
更多>



- 日媒:“伊斯兰国”利用人质打如意算盘
- 约旦民众反对日本换囚要求 希望优先解救被俘飞行员
- 日本自行车生产商禧玛诺在菲律宾开设第一家工厂
- 美国安全局势堪忧 一天内三架航班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 马航官网被黑现蜥蜴图像 黑客疑与“伊斯兰国”有关


- 童版金球奖红毯来了! 小乔治·克鲁尼夫妇萌翻
- 2015年有哪些华语片值得期待?
- 图集:姚贝娜病逝 那个爱笑的女孩已远去
- 48岁周海媚娇艳如少女 30年惊艳角色全回顾
- 田亮发声明否认森蝶攻击大小S 已报警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精彩视频
独家策划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30日,委内瑞拉加拉加斯,超过5000人参加色彩跑活动,俊男靓女炫彩狂欢,为儿童医院筹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