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文国际  >  国际滚动

昭和天皇举国家之总力征战:战败之后,逃脱罪责

环球 2014-09-17 09:57:00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排除了天皇,日本就会瓦解”

  战后,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使昭和天皇逃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设法保留了天皇制。美国驻日大使格鲁曾提出,“天皇制是日本社会的安定要素”,并把天皇比喻成“女蜂王”,“若把女蜂王从蜂群中消除掉,那么蜂巢也将崩溃”。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也认为:“对他(昭和天皇)的控告无疑会在日本国民中引起巨大骚乱,其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天皇是日本人统合的象征。排除了天皇,日本就会瓦解……很可能就需要供养一支百万人的军队,无限期地维持秩序。”

  对美国人的善意,昭和天皇心存感激。1945年9月27日,昭和天皇亲往美国驻日大使馆拜访麦克阿瑟,表示完全支持美国的对日占领政策,而麦克阿瑟则表示将保证天皇的地位。

  但是,未受审判不代表昭和天皇不负有战争责任。事实上,昭和天皇是日本侵华战争的直接责任者。正如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所说:“没有这个日本国唯一最高统治者的命令或同意,大日本帝国对外进行战争是不可能的。”整个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的战争决策和重大军事行动,都与天皇有着密切关系,或是得到天皇的暗示、默许、批准,或是天皇在御前会议上通过“密室指导”做出的决定。

  1946年元旦,昭和天皇发表了《人间宣言》,向国民申明自己是“人”而不是“神”:“朕与尔等国民之间的纽带,始终由彼此之信赖和敬爱所结成,而非仅依神话和传说而生;也不是基于‘认为天皇是现世神、同时日本比其他民族更加优越从而被赋予应当成为世界的支配者的命运’这种架空的概念。”

  发表《人间宣言》后不久,昭和天皇便开始“巡幸”全国,鼓励国民。视察活动持续了近8年,累计165天,行程3.3万多公里,足迹遍及冲绳以外的日本列岛各地。其目的还是宣扬天皇的权威性,并借此提高国民的凝聚力。

  1947年5月,日本废除《大日本帝国宪法》,同时颁布新的《日本国宪法》,规定天皇由国家元首变为“日本国的象征、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属的全体国民的意志为依据”。从法理上讲,天皇在国家政治与外交事务中已不具有实际权力。

  尽管如此,日本政府仍希望尽可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天皇的作用。昭和天皇从20世纪50年代起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包括出访欧美,参加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等。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缓和。1978年10月,邓小平应邀访问日本,出席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的仪式,并会见了昭和天皇。裕仁首先伸出手去同邓小平握手,他说,两国有着漫长的友好历史,虽然一时有过不幸的事情,但已成为过去,希望今后加深两国的亲善,长期维持和平。邓小平也表达了同样的冀望。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去世,终年88岁,在位62年,无论在位年限还是年龄,均打破以往天皇的纪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东海伏季休渔结束 现千帆竞渡壮观场面 台风"海鸥"袭击海南 海口街头一片汪洋
中国日报漫画:分裂 中国日报漫画:i肾6
《老友记》落幕十年 六位“老友”如今过得怎么样? 刘恺威公开婚礼花絮 我已与杨幂合二为一
探索神秘海洋 也可以从珠宝开始 她们都这样瘦的 7位明星终极减肥招大公开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