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李光耀论未来的中美关系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李光耀论未来的中美关系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资料图)

在以下的访谈话中,李光耀将目光投向当代最突出的地缘政治问题:中国的崛起。李光耀指出,美国应该找到与中国建设性合作、建立新的全球秩序的途径,而不应该试图阻扰中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的兴起。

这篇谈话摘自李光耀新著《大师对中国、美国及世界的看法》(Lee Kuan Yew: The Grand Master's Insights on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这本书由格林汉姆•埃里森(Graham Allison)、罗伯特•D•布莱克威尔(Robert Blackwill)及阿里•维内(Ali Wyne)所作的采访以及著作选编构成,由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作序。

美国与中国发生严重对抗有多大可能?

中美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冲突却是可以避免的。现在已经不是冷战时期。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争夺全球霸权,而中国所作所为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中国对改变整个世界并不感兴趣。

将出现争夺影响力的斗争。我认为,这种斗争最终将平息,因为中国需要美国的市场、技术,需要学生去美国学习商业经营之道,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需要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时间。如果与美国不和,成为不共戴天的敌人,所有这些信息及技术能力将被切断。两个国家之间的斗争将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这样中国人可以继续利用美国的资源。

与冷战期间的美苏关系不同,美国和一个积极拥抱市场的中国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意识形态对抗。中美关系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对抗却不是。

苏联解体之后,更大的可能性是美国与中国视对方为竞争对手,而不是敌人。但是,模式还没有铸就。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形成一种新的共识,即如果不能合作,就要共存,让亚太地区的所有国家都得到成长与繁荣。

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稳定因素,就是彼此需要对方的合作以及健康的竞争。中国与美国之间发生军事冲突的危险性很小。中国领导人明白美国具有压倒性军事优势,而且在未来几十年会一直保持这种优势。中国领导人实现国防现代化的目的不是挑战美国,而是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围困等方式向台湾施压,导致其经济动荡。中国的国防力量增长对美国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息,即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是严肃的。不过,中国并不希望与任何人发生冲突,至少在今后15年到20年不会。中国人有信心30年后他们的军事势力在技术上基本上可以与美国的军事势力相匹敌。从长期看,他们并不认为在这种斗争中他们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中国不会让国际法庭仲裁南中国海(South China Sea)的领土争端,因此为了保证联合国海洋法(U.N.Law of the Sea)得到遵守,就必须有美国军事力量在亚太地区的存在。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ary Clinton)宣布“力量平衡”的观念在21世纪已然过时:“(美国和中国)都不能用旧方式观察世界,不管是帝国主义的遗产、冷战还是力量平衡的政治。零和思维(zero sum thinking)将导致负和的结果(negative sum results)。”那么,力量平衡在美国针对中国崛起制定的战略中应该发挥什么的作用?

谨慎要求在亚太地区存在一种力量平衡。这一点反应在一种广泛的共识上,这种共识就是美国应该维持在本地区的存在。没有必要使用武力证明这种存在是由用处的。这种存在有着巨大的影响,可以为本地区带来和平与稳定。稳定符合包括中国在内各方的利益。 

欧洲与亚太的和平与稳定依然依赖与力量平衡。美国在这两个地区的军事存在是非常必要的。然而,除非美国经济变得更加充满活力,少为债务问题困扰,在本10年的末期,这种存在将会大幅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长期的展望就存在问题。即使美国财政赤字得以减少,工业生产率得到提高,出口实现增长,美国仍然没有能力也不愿意承担整个世界安全的费用负担。重大的危险在于随着美国保护主义抬头,美国经济无法快速复苏,贸易摩擦与日本反击反而得到增加。最坏的情况是在贸易和经济关系变得变得无比糟糕,美日之间的相互安全纽带被削弱或者破裂。这种事态发展是可怕与危险的。 

正因为美国建立的稳定环境,世界才得到发展。如果这种稳定受到动摇,我们将会面临完全不同的情况。

在未来20到30年里,中国实力之大,让包括日本和印度在内的亚洲其它国家都很难在实力及能力方面与它匹敌。因此,我们需要美国保持一种平衡。问题是,美国到底能不能继续在亚太地区充当关键的安全及经济角色。如果美国具有这种能力,东亚的未来将一片光明。但是,如果美国经济无法使其恢复竞争力,就会出现问题。

除非愿意冒丧失在中国和日本方面杠杆的风险,美国是不可能抛弃日本的。无论存不存在《美日共同安保条约》(U.S.-Japan Mutual Security Treaty),能够维持稳定平衡是一种三角关系,日本和美国为一边,而中国为另一边。考虑到中国的潜在实力超过了美国和日本之和,所以,这种局面是一种必然。

为什么美国应该帮助东亚,让其总体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北美?为什么不能取消这种努力,阻断这一进程呢?因为这一进程之不容易阻止的。没有一种平衡能像现在这种由美国主导的平衡让人舒心。没有美国美国作为主要力量的地缘政治平衡将与现在的平衡完全不同,或者可以说没有作为主要力量的地缘政治可能与美国仍然是一位核心参与者的平衡截然不同。我这一代的亚洲人经历了上一次战争的恐怖和苦难,依然记得美国在让日本、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从灰烬之中实现凤凰涅槃式的繁荣中所发挥的作用。如果美国在新的平衡中核心作用下降,世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会感到强烈的遗憾。

尼克松(Nixon)总统是位务实的战略家。他会选择与中国合作,而不会围堵中国,但如果中国不按良好国际公民的规则出牌,他会静悄悄地建立一种备用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不得不做出选择,他会安排让日本、韩国、东盟、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俄国站在美国棋盘的一边。

中国领导人真的希望取代美国,成为亚洲及世界的头号强国吗?

当然想。为什么不想?通过一场经济奇迹,他们已经把一个贫穷的国家转变成现在的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按照高盛(Goldman Sach)的预测,他们将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他们紧跟着美国的脚步已经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并用导弹打下了卫星。中国有4000年文化和13亿人口,有巨大而非常有才华的智力资源。他们为什么不渴望成为亚洲第一,进而成为世界第一?

如今,中国以50年前无法形象的速度成长,其巨大转变是任何人未曾料想到的。中国人已经提高自己的期望和渴望。每个中国人都希望中国富强,成为一个与美国、欧洲和日本一样繁荣先进且具有技术能力的国家。这种重新焕发的使命感是一股难以阻挡的力量。

与其它新兴国家不同,中国希望成为中国自己,也希望作为中国受到承认,中国不愿作为西方的荣誉成员。中国人将希望与美国人平等地拥有这个世纪。

美国的政策及行动如何调整来应对中国的崛起?

仅仅在西太平洋,更不用说在全世界,让长期受到鄙视并被贬为颓废、软弱、腐败而无能的一个亚洲民族取代美国,从感情上讲对美国将是十分难以接受的。美国人的文化优越感让这种调整变得更加困难。美国人相信他们的观念具有普世价值——个人之上、自由而毫无拘束的表达。然而,这些观念现在不是,过去也从来不是普世的。事实上,美国社会之所以成功这么长的时间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观念及原则,而是他们拥有某种地缘政治好运:丰富的资源、进口能源以及从欧洲资本及技术的慷慨流入,还有,两个大洋将世界的纷争与美国本土隔了开来。

美国无法阻止中国的崛起。美国不得不与更加强大的中国共存,这个国家对美国来说是全新的,因为历史上未曾有过如此强大的国家挑战美国的位置。20年到30年后的中国将具有这样的地位。美国人最终将不得不与中国人一起分享卓越。

中国打破世界平均格局能力巨大,对此,世界必须找到一种新的平衡。不能自欺欺人地说,中国只是另一个强大的国际社会成员。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国际社会成员。

美国国会反对任何新的自由贸易协定(free-trade aggreemnts, FTAs)。如果下届国会继续反对自由贸易协定,美国将丧失宝贵的时间,重新启动可能就为时已晚。必须让美国国会认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认识到美国与中国市场之间平衡与平等关系的前景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中国每年从其邻国吸引的进出口额超过美国与该地区的贸易总额。如果没有一个自由贸易协定,韩国、日本、台湾和东盟国家融入中国经济——这是一个应该避免的结果。

应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应该避免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与行动?

不要把中国当成敌人对待。不然中国就会在亚太地区制定一种反制策略摧毁美国。事实上,中国已经在讨论这种策略。中美两国必然在西太平洋地区为争夺霸权而开展竞争,但这种竞争没有必要导致冲突。

美国人权组织对中国批驳无视中国的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以及不同历史背景,使美中关系的战略考量从属于美国国内的政策方案,这种危险的方法存在将中国变成美国长期敌人的危险。对中国文化现实了解的越多,越不会构成一种对抗的关系。

苏联解体之后,维系美中关系的共同威胁已不存在。中国具有成为超级大国的潜力。美国的利益在于维持美国一家超级大国的现状。然而,30年后,中国的增长将对美国这种卓越地位提出了挑战。美国对待中国的政策一种受到外来因素的驱动。挑战中国主权及统一问题会引起中国的敌意。如果美国的政策只是为了围堵中国,减缓或中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那么强调这些问题才有意义。

巨大的经济改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如果自由化是美国政策的目标,那么解决的办法就是增加贸易与投资。美国国务院颁发的中国人权报告就像小学校长为学生家长提交的年度鉴定报告。这种做法可能让美国人感觉优越,而让中国人看上去低人一等,但东亚国家对人权报告的长期后果感到不安。

只有美国,而不是别的任何国家,才有能力让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困难在于美国明确表示要让中国变得更加民主。中国对这种做法表示不满与抗拒,认为这是干涉其内部事务。外部势力不能按照他们自己的形象重新塑造中国。美国社会过于多元化,其利益也各不相同,对中国无法构成单一或统一的看法。有时候美国叙述采用的语言不禁让中国怀疑,与美国的交往是否意味着一种斗争性交往。美国更愿意与中国讨论世界的安全与稳定问题,但在此之前,美国必须让中国人信服,美国的意图并不是要分裂中国。

在中国成为一个大国的过程中,美国的政策与行动是否能够对中国的路线与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肯定存在重大影响。如果美国企图羞辱中国,让中国抬不起头来,美国将肯定为自己树立一个敌人。相反,如果美国接受中国作为一个强大而蒸蒸日上的国家,并给予中国相应的席位,那么在可见的未来,中国将承袭那个席位。因此,加入我是美国人,我就是说中国的好话,承认她是一个大国,欢迎她重返受尊重的地位,恢复其光辉灿烂的过去,并提出共同合作的具体建议。

既然美国明白从长期来讲挑战中国会制造一个毫无必要的敌人,一个实力增长并将美国视为敌人的敌人,那么为什么还有挑战中国?这是毫无必要的。美国应该说:“我们最终会实现平等,你们也许最终比我们更加强大,但我们必须共同努力。请坐下来我们一起讨论世界存在的问题。”

美国不得不做出的根本性选择是:与中国接触还是孤立中国?不能两者都有。不能说在有些问题上我们与中国合作,而在其他问题上却孤立它。不能混淆信号。

美国对中国的最大影响在于对每年数万名中国留学生的影响,他们其中有中国最有才干的学者与科学家。他们将成为中国变化的强大推动力。

中国的发展已经接近这样一个临界点,即中国具有足够的实力在地区强势推进自己的方式,中国将做出重大的决定,是成为霸主,利用自己的经济及军事实力创建势力范围,还是继续做良好的国际公民。在这个选择时刻到来之前,应该给予中国各种各样的鼓励让中国选择与国际合作,唯有国际合作才能在未来50年到100年里建设性地吸收中国的能量,这样做是符合所有人的利益。这也就是说,中国必须具有和平实施这一方案的经济机会,中国没有必要为取得石油等资源,为得到产品及服务市场而到处凭借强力推进。如果不能为中国敞开这样一条道路,那么世界不得不与一个咄咄逼人的中国打交道。通过与中国的对话与合作,美国可以制定一个路线图,在未来20到30年实现对中国过渡到大国过程的管理。

中国是一个具有古老文明的国家,很难在外部压力或制裁下发生改变。然而,只要中国领导人、思想家与知识分子自己相信,接受一些其它社会的属性或特点对中国有益,那么最终会出现积极的变化。 

加快中国政治改革的步伐和方向的最好办法,是增加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与投资联系。只有这样,中国的繁荣将会越来越依赖于其经济体系与主要贸易国的接轨。广泛接触还会影响和改变中国的文化价值和道德标准。 

中国融入全球体系将在中国培育按国际国际游戏规则办事的强大的既得利益。这样做会增加对贸易、服务、投资和信息的相互依赖。这些相互依存关系会发展到单方面违背国际义务将无法承受代价的地步。 

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将取决于中国是否出现一种沙文主义的排外力量,这种势力极力与西方为敌,因为西方企图减缓或终止中国的发展;取决于中国是否得到教育,以各种方式参与世界事务,从而变得更具有世界主义,更国际化与更外向。 

中国是否应该调整其政策及行动,与美国建立持久的合作关系?

从1945年到1991年,中国遭遇了一系列的战争,战争让中国几乎一穷二白。这一代人有着地狱般的经历:大跃进、饥饿、大饥荒,与俄罗斯人几乎发生冲突,以及疯狂的“文化大革命”。毫无疑问,这一代人希望和平崛起。然而,这一代人的子孙将会如何?他们认为自己的时代已经来临,如果他们开始展示强大,中国就会完全不同。儿孙们从来不听长辈的意见。另一个问题更为关键:如果你的出发点是认为世界一直对你不友好,世界一直在剥削你,帝国主义者已经给你带来巨大灾难,抢掠了北京,对你做尽了坏事,这种出发点就不好。假如我是美国、欧洲或者日本,我会花大量的时间确保年轻一代的思维定式不出现对抗,而是接受并理解利益攸关方的角色,这正是鲍勃·佐利克(Bob Zoelick)给中国人恰当描述的角色。让中国年轻一代感受到自己现在是利益有关方,如果全球变暖,他们跟别人一样将遇到麻烦。

中国的年轻一代生活在和平与经济增长时期,没有经历过中国的动荡岁月,至关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意识到因骄傲自大以及在意识形态的过分行为中国曾经犯下的错误。必须给他们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与立场,使他们可以以谦卑和责任感应对未来。中国的和平崛起论的作者敏锐地意识到,随着中国实现复兴,中国有责任让其邻居以及整个世界得到保障,这一点也符合中国的自身利益;中国的崛起应该是良性的,对整个世界是一种正能量而不是威胁,中国将力图避免突发事件以及冲突。中国意识到其快速增长对世界其它国家带来的问题,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最大限度减少干扰。研究如何减轻其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这样做是很好的态度。

无疑,中国优势的表达方式将与以前的时代完全不同。就目前东亚而言,中国人在与邻国关系方面显然已经确立了主导性的经济地位,他们利用包括准入13亿人口的市场,在其它国家大量投资这样的地位,为自己取得好处。如果有的国家或企业不接受中国的地位,不给予中国适当的尊重,他们将面临被赶出具有13亿人、经济快速增长的市场的威胁。

(编辑:王旭泉)

编辑: 马晓棠标签: 李光耀
 
四川卧龙发现生病野生大熊猫 目前已被隔离救治 黑河边防侦察兵雪地苦练“一刀封喉”
灭火的方法 调皮
大片半裸遮胸热辣!C罗前女友伊莲娜登体育画报 奥斯卡红毯:“石头姐”优雅复古 洛佩兹深V惊艳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