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苏长和:民主的希望和未来在中国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3)民主政治的群众基础
新中国在立国的时候就解决了民主的群众基础问题,所以不存在美国后来始终面对的政治扩容问题。美国建国时,没有解决好民主的群众基础问题,其政治发展一直面临民主的扩容问题。美国当家的是少数人,建国一开始,有钱有势者就开始主导政治,直到今天仍然如此;美国直到20世纪60年代黑人才拥有选举权,才实现形式上的人民当家作主,当然这个当家作主其实也就是一票而已。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差序社会,其实不准确。中国是一个等序社会,美国是一个差序社会。围棋中每个棋子都是平等的,但国际象棋中每个棋子是不平等的。前者孕育着更多民主的精神,后者充斥着精英精神,是一个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社会,这个社会天生是反民主的,害怕民主的,由此也形成了建立在牺牲弱者和赢者通吃基础上自由原则,而这条原则又与民主和平等是冲突的,正在伤害着美国,所以我认为美国将来一定会出现越来越多朝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动力。美国不缺资本主义,美国缺的是社会主义。
由于民主的群众基础的差异,中国共产党敢搞群众路线,约束自己监督自己,通过群众路线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美国两党不敢搞群众路线,一搞群众路线,其执政地位就没有了。这是政治的阶级基础的差别导致政治生活的不同。
三、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
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应该分为两个部分考察,一是国内经济基础,二是国际经济基础。
(1)中美民主的国内经济基础有着“公”与“私”的本质区别
讲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不理解公与私的关系,这个问题就容易混乱。中国人讲“天下为公”,资本主义在西方发达以后,讲的是“天下为私”。欧洲大陆和英美在公私问题理解上有差异,社会主义思潮在欧洲大陆远比在美国流行,与欧洲大陆文化仍然存有公的理想有关系。马克思主义能够被中国接受并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的“公”的思想与传统中国社会“公”的思想兼容有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财产制与民主自由平等天生是矛盾的,一个社会越受私有财产制的支配,就越可能走向民主自由平等的对立面。民主在美国异化为钱主,是这个逻辑的自然结果。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经济基础的重要条件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党的执政和政府的行政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因为党和政府代表着“公道”。中国共产党执政最讲一个“公”字。在中国民间政治话语中,至今仍然会称政府为“公家”,遇事不解的时候“找公家”。
(2)中美民主的国际经济基础有着“共生”与“寄生”的区别
人们谈希腊民主制的辉煌的时候,忽视了那些贵族谈论的民主其实是建立在对外围殖民地的剥夺基础上的。美国民主政治很大程度上仰赖一个寄生的国际经济体系。反观中国人走自己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既没有也不可能建立一个寄生的国际经济体系,相反一直致力于建设一个互利共赢的共生国际经济基础。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讲的就是这种制度的寄生性;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是共生性。美国现代化道路是在对外扩张和战争基础上走过来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是在内生制度创新基础上走过来的,没有对外殖民扩张的经历。所以两种民主政治的国际经济基础完全不一样,其造成的对外行为逻辑也不一样,前者对外部实施军事威胁和干涉,后者对外部实施和平共处。
热门推荐
更多>

- 澳洲房价高估全球最严重 中国买家愿付高底价三成
- 俄罗斯禁止从两家乌克兰公司进口糖果
- 未来五年中国出境旅游将超过五亿人次
- 安倍改组自民党高层重用亲华派 或考虑中国因素
- 中国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是“软力量”的展示




- 寰亚与SM娱乐签署战略联盟 独家代理EXO及SJ等超人气组合
- 森碟石头玩耍两小无猜 被调侃夫妻相
- 钟镇涛巴厘岛娶范姜 群星祝贺不麻烦成龙
- 宋承宪首度来京难掩激动 感慨见面会等了十多年
- 艺人柯震东最快29日获释 最高判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