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文国际  >  国际滚动

复旦教授苏长和:民主的希望和未来在中国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复旦教授苏长和:民主的希望和未来在中国

  苏长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外交学系教授,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编者按:

  中美民主政治模式,长期是学界讨论热点。今天我们刊发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苏长和的《中国式民主与美国式民主之比较》,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以飨读者。今天推出上篇,下篇将于本周六(9月6日)推出。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一说民主人们可能会笑。美国现在在国际上一讲民主,全世界人都会笑,因为它的民主政治对内对外都出现很大问题,名实不符;我一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民主国家,有些人会笑。为什么会笑?因为有些人骨子里认为中国不是民主国家,是西方政治话语塑造下的威权和专制国家。对此,很有必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中国式民主政治与美国式民主政治作一对比,以消除人们对美国民主的神化和对中国民主的矮化。我认为不将对别人的神化和对自己的矮化的观念障碍从我们大脑中拔除出去,我们就不能客观地探讨这个问题,坚定走自己民主政治道路建设的信心和恒心。

  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有人说,美国是民主的老师,中国是民主的学生,学生怎么敢和老师比?这种以美国民主标准为参照的认识心态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中国今天的一些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现代化理论、政治发展研究、比较政治研究基本是按照这个套路在研究中国的,即先按照美国民主设定一个标准,然后将中国民主对号入座,这是在别人标准、别人话语体系下研究自己,结果可想而知,总是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别人成了审美的对象,自己变成了审丑的对象,长期以往,自己好的东西都会被整容给毁了。所以,比较中美民主,要有不唯上不唯外的态度和精神,此为一。

  还有一种错误的比较方法是从教条的书本出发,脱离实际和实践比较中国式民主和美国式民主。典型的是从美国民主教科书中的概念出发比较中美。此后果有二。一是美国民主教科书中的民主与美国的实际差距太大,完全按照教科书,会导致对真实的美国民主政治的误读误解甚多,忽略了对美国不自由不民主的认识;二是国人如果按照美国民主教科书理解美国,会导致对美国民主的赞扬连普通美国人看了都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比较中美民主,要有不唯书的态度和精神,此为二。

  那么,既然要比较,就得有个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就是唯实!世界上新制度模式出来的时候,人们是无法从外来的和旧模式中的概念理解它的。本文抛开许多外来的繁琐、枯燥、晦涩、教条的民主政治教科书中的概念,结合民主政治的常识和中国政治生活语言,从政治一般原理比较中国式民主和美国式民主。

  我认为生活是最大的学问,所有的学问道理都蕴含在普通生活中。看似复杂的政治原理其实就在生活之中,也建立在生活上面。我们不能观察鲜活的生活,或者将社会生活与所谓的社会科学概念对立起来,是因为我们被强加的概念束缚住了。一旦我们从美国民主政治教科书的概念中跳出来谈民主,思想上就会很轻松,就会感到很解放;惟有用扎根于本土的鲜活的概念,才能将自己的民主政治讲生动。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在兰考考察时引用焦裕禄的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我们研究和探索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也要有这种精神。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千年古镇“长街宴”迎中秋 北京警方启用无人机对北部山区空中查毒
菲律宾华侨华人举行纪念抗战胜利图片展 中国日报漫画:思想者
《老友记》落幕十年 六位“老友”如今过得怎么样? 刘恺威公开婚礼花絮 我已与杨幂合二为一
探索神秘海洋 也可以从珠宝开始 她们都这样瘦的 7位明星终极减肥招大公开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