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助非洲是互利共赢
习近平主席首次国事访问,选择三个非洲国家“走亲戚”,所到之处,受到热情似火的欢迎,满载感激、友谊和收获回国。这次出彩的非洲之行,将永远为中非人民所铭记。
中非原本一家亲,如今更是亲上亲。
中非关系多年来是中国全方位外交中的一大亮点。这一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成为公认的南南合作典范。习主席在短短一周的访问中,在多个场合发表演讲和讲话,从历史和未来的角度,深刻阐释了中非关系,并同非洲国家领导人一起规划了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合作的宏图。
但中非关系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不乏杂音和质疑。在当今多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有点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的。比如,在援助非洲问题上,国内就不时有些议论。有人对援非不理解,认为中国还有很多贫困地区,自身也面临不少问题,犯不着花大钱去援助非洲。
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
须知,任何援助都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赐予。中国援助了非洲,非洲也帮助了中国。中国的对非援助,结果是互利共赢的,其中不存在谁“吃亏”谁“沾光”的问题。
外援是任何大国甚至一些中小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手段。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大国,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为了世界的和平、合作和发展,向后进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担当。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点远见、道义和抱负,那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这世界就像个地球村,每个国家都是这村里的居民。大家都得交朋友,即使你不太富裕,也可以穷帮穷。朋友是交的越多越铁越好。否则,如果你家有什么事,就没什么人愿意帮衬你。你口袋里不管有多少钱,也是孤独和孤立的。
中非关系有其独特属性。我们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历史反复证明,中国发展好了,非洲发展会更顺;非洲发展顺了,中国发展会更好。”
中国外交在文革时期曾受到过意识形态划线的干扰,也出现过外援不量力而行的做法,并遭受过挫折。但可以有把握地说,对非援助是最为成功的。当年我们勒紧裤腰带援建的坦赞铁路,对受援国是雪中送炭,并打破了当时种族隔离政权的制裁,同时也间接影响了一批非洲国家同我建交。
当然,在援助上我们不会同西方国家攀比。但如果比一下,我们在援非的绝对数量上,是远远低于西方大国,甚至西北欧的小国的。我们的优势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和方式,在于有一个好的政策,如援外“八项原则”和后来的互利合作“四项原则”。因为我们在援助上平等待人,尊重受援国的感受,从不借援助干涉别国内政,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所提供的援助符合受援国的需要,受到非洲国家的普遍欢迎和赞誉。我们数量有限的对非援助,发挥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效益。
中国援非的另一大特点是与时俱进。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的外援更加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强调互利。今天中国的援非结构,已不同于当年单纯的官方对官方捐赠或无息贷款,而是以政府贴息的优惠贷款或商业信贷为主。这在经合组织的概念中,已不属于“官方发展援助”。这些贷款是按商业原则运作的,行为主体也主要是公司、企业,不是白给的。但它数量较大,一可满足非洲国家希望中国参加基础设施建设和在矿能领域投资的诉求,二可为中国公司走向非洲提供资金支持,三可进一步开发非洲市场。中国的这种做法,是对传统援助的有益补充。
有人批评中国参与非洲的矿能投资是“掠夺资源”,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中国同非洲的贸易结构并非尽如人意,但这不是中国所独有的,西方国家也主要是从非洲进口矿能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他们从非洲进口的石油比中国还多。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要支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谋求相对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是无可厚非的。中国和非洲的合作,事关国家的经济安全。我们正在做并将继续努力去做的,就是将中国的利益和非洲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谋求共同发展和繁荣。
非洲国家投桃报李,在许多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一直给予坚定支持。大家都还记得,1971年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表决时,76张赞成票里,有26张是非洲国家投的。当中国遭受自然灾害时,非洲国家也伸出援手,如赤道几内亚这个只有200万人口的小国,就向汶川地震灾区捐赠200万欧元,表达心意。
今天,中国已是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非洲也是中国第二大劳务承包市场、第二大石油进口来源地和第四大投资目的地。非洲资源丰富,但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非洲国家对华友好、信任,不像有的国家那样,对我处处提防和设限。非洲是中国公司“走出去”的理想目的地。中国资金充裕,技术实用,在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拥有优势。中非互有需要,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公司走向非洲市场时,就是靠援助非洲带动的。中国公司往往是先承建援非项目,以其优质工程为招牌,在当地劳务市场站住脚,并向周边国家逐渐扩展的。
现在,中非关系已远远超越了双边关系的内涵和外延。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稳定的周边和友善的国际环境。非洲同中国没有边界纠纷和利害冲突。中国不结盟,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国际事务中不需要同盟军。要实现中国梦,我们离不开非洲,离不开世界。
习近平主席在达累斯萨拉姆演讲时指出,“新形势下,中非关系的重要性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双方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中方发展对非关系的力度不会削弱、只会加强”。
这是中国对新形势下中非关系的基本定位,也是面向非洲和世界做出的坚定承诺。
中非关系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中非关系的健康发展取决于坚实的民意基础。中国和非洲的主流民意是拥抱中非友好和拥护中非加强合作。个别“民意领袖”或“知识精英”的偏颇言论,往往是他们个人或一小部分人的看法,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
但这也告诉我们,中非关系不能“吃老本”,不能一手硬,一手软,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我们在把经贸合作的“硬”支撑继续做硬的同时,也要在人文交流的“软”助力上再多下工夫。在经贸上要坦诚面对存在的问题,并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在人文交流上要搭建更多有效平台,通过交融、交心,增进互信、理解和友谊。
相信有中非老一代领导人共同点燃的中非友好火炬,一定会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来源:人民网 作者刘贵今 浙江师范大学中非国际商学院院长、中国政府前非洲事务特别代表)
相关报道
热门推荐
更多>- 新发掘档案为日本侵略罪行再添铁证 英国反法西斯示威者与右翼民族主义者激烈冲突 乌亲俄民众集会挥旗占领电视大楼 警察袖手旁观 俄媒发卫星照片显示斯拉维扬斯克附近乌军集结 乌军方对斯拉维扬斯克形成包围圈 一周国际看点:宇航员太空自拍
- 韩国工作人员整理沉没客轮遇难者遗物 中国日报漫画:乌克兰谈判 台湾学生寄来祝福卡片 马航失联乘客家属感动落泪 奥巴马访韩归还9枚朝鲜王朝印章 韩国“岁月”号客轮发现多个挤满遇难者遗体船舱 乔治小王子萌态十足惹人爱
- 威廉夫妇黎明现身澳新军团日纪念活动 中国日报漫画:不归路 业余摄影师50年追拍英国王室 用镜头记录珍贵瞬间 世界杯临近巴西再出乱 警察误杀职业舞者引骚乱 乌部队东部清理非法检查点打死5人 普京警告 韩国“岁月”号受害者家属痛殴韩政府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