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乱局都是美国惹的祸
埃及新的“世纪审判”推迟,这是中东难题一个缩影。中东热点频发,其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毋庸置疑,当前中东正变得越来越乱:过去60年主要是阿以问题(后缩小为巴以问题),10年前增添了伊拉克问题和伊朗核问题,近两年又新添了利比亚和叙利亚问题。综合来看,中东之所以“问题”成堆,动荡不止,最大祸根是霸权主义扩张——
正是2003年美国无端发动伊拉克战争,才使伊拉克由昔日文明古国变成动荡渊薮,至今没有结束恐怖暴力厄运;正是外部势力不断为叙利亚反对派出钱出枪,谋求推翻巴沙尔政权,才使稳定的绿洲沦为恐怖盛行、难民外逃、经济濒临崩溃的半失败国家;正是北约主导军事打击,才使“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变成连总理都会被绑架的无政府状态,非洲第一富国坠入缺衣少吃的物资匮乏状态;正是由于美国对铁杆盟友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缄默不语,却对伊朗和平利用核能计划大举讨伐,才使“中东无核化”难以推进。因此,毫不夸张地说,霸权主义才是中东稳定与发展的最大威胁。
那么,阿拉伯世界要想实现民族复兴,到底该“依靠谁,团结谁,反对谁”?理论和历史表明,地区国家团结联合是共同实现繁荣富强之路,而分裂与内讧则是通往动荡和奴役之路。阿拉伯国家要想实现反霸自强目标,最该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地区国家联合,而不是放任甚至助长内讧不断的趋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阿拉伯民族主义风起云涌,阿拉伯各国超越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差异,众志成城,最终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1973年赎罪日战争以及“石油禁运”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取得胜利,最大限度保障了阿拉伯国家的领土安全、经济权益及国际声望。
而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拉伯民族主义衰落、阿拉伯国家开始“各家自扫门前雪”之后,阿拉伯世界便进入动荡和内讧交替的衰落周期:先是埃及单独与以色列媾和导致了阿拉伯世界首次公开分裂,后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致阿拉伯世界再次分裂。正是由于阿拉伯各国“鹬蚌相争”,才使外部霸权国“渔翁得利”。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共发动了5场地区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其中4场发生在大中东地区,3场直接针对阿拉伯世界。2013年8月以来,美国又差点借化武事件发动“叙利亚战争”……更可怕的是,没人能预料霸权主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下次会落到谁的头上。
阿拉伯国家要想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唯一办法就是重新走阿拉伯团结联合之路。阿拉伯国家共用一种语言,信奉同一种宗教,实现团结联合,条件远比欧洲优越。唯有如此,才可能使“阿拉伯世界成为阿拉伯人的世界,阿拉伯事务由阿拉伯人自己解决”。开门揖盗和“以夷制夷”,不可能解决阿拉伯世界的矛盾和纠纷,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田文林)
(来源:人民网 编辑:党超峰)
热门推荐
更多>阿富汗大选投票女性人数超过250万
俄发射火箭模型庆祝人类首次进入太空53周年
中国日报漫画:巴以和谈
斯拉夫扬斯克市民集结路障旁游行抗议
阿根廷首都上演“闪聚探戈秀”
奥地利举办乌克兰主题展览 诠释亲俄抗议精神
默多克首谈与邓文迪离婚
中国日报漫画:坎坷医改路
超萌刺猬“表情帝”成网络红人
印度连体兄弟被奉为神灵 坦言不想被分离
俄罗斯封锁乌海军报废军舰被移走
乌克兰称逮捕“俄女间谍” 指其煽动乱局
荷兰大胆摄影师与鲨鱼同游不忘自拍
大熊猫“星宝”亮相马德里动物园
中国日报漫画:Windows XP正式“退休”
澳大利亚时装周美女模特肩搭巨蟒上秀台
大马士革南部难民营孩子们盼发救济食品
乔治王子“吓哭”小朋友 凯特王妃忙安慰


- 美拨款1140万美元资助乌克兰总统选举
- 卫报华盛顿邮报因报道斯诺登获2014普利策新闻奖
- 尼日利亚爆炸71死124伤 总统誓言消灭极端组织
- 亲俄激进者占领斯拉维扬斯克政府大楼
- 俄罗斯外长:中俄军事领域合作正在加强


- 美拨款1140万美元资助乌克兰总统选举
- 卫报华盛顿邮报因报道斯诺登获2014普利策新闻奖
- 尼日利亚爆炸71死124伤 总统誓言消灭极端组织
- 亲俄激进者占领斯拉维扬斯克政府大楼
- 俄罗斯外长:中俄军事领域合作正在加强


- 美拨款1140万美元资助乌克兰总统选举
- 卫报华盛顿邮报因报道斯诺登获2014普利策新闻奖
- 尼日利亚爆炸71死124伤 总统誓言消灭极端组织
- 亲俄激进者占领斯拉维扬斯克政府大楼
- 俄罗斯外长:中俄军事领域合作正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