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刻彰显大国担当--也门撤离中外公民任务全景回顾
斯里兰卡公民正在排队等待登舰。熊利兵摄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当代中国军人尤其是青年官兵,既是强国强军的筑梦人,又是继往开来的接班人。编队的全体官兵在也门的炮火硝烟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定格,从他们身上,人们不仅感受到我军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而且看到了新世纪中国军人鲜明的时代特征。
他们乐观向上:没有任务抢任务,任务越重越精神。7天里的5次撤离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保障难度大。第二次行动中,为了保障455人的分批就餐,潍坊舰9名炊事班的同志连续工作14个小时,问他们累不累,小伙子们都说:这都不是事儿!
他们见多识广:行李的搬运是影响登舰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据统计,此次撤离行动中需搬运的大件行李超过1200件,堆起来有一座小山那么高,而所有的大件行李从上舰、运转,再到保管、发放,都由官兵们负责搬运。他们借鉴机场行李托运的方法,采取按小组分区、按号码放置、按区域运转的科学调配方法,做到了登舰时第一时间接收,离舰时第一时间发放,全部行李一件不乱、一件不破、一件不丢。
他们积极主动:官兵们在码头上只要看到需要帮助的外国人就会主动走上去,流利的英语交流、及时的引导帮助,使人员流转速度大大提高。撤离人员到住舱后,官兵们拿起笛子、抱上吉他走舱串室,用歌声与欢笑抚慰着那一颗颗惊魂未定的心灵。这次撤离的外国公民中,很多都是人数众多的大家庭,特别是妇女多、孩子多,官兵们见状都跑着上去帮他们拿行李、抱孩子。舰艇舷梯架好后倾角较大,给老人、妇女、儿童上下舰带来了一定困难,大家纷纷搀扶着老人、抱着孩子,小心地保护他们走下舷梯,直到坐上码头上等待的汽车。
“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急时刻豁出去。”撤离行动中,枪炮声近在咫尺。在临沂舰靠泊亚丁港时,一枚炮弹在港口周围落地爆炸,附近已经能听到坦克发动机的声音,舰艏前方20米处一座码头塔吊遭到机枪扫射。但在现场负责警戒和安检等工作的年轻战士们,没有一丝慌乱。那份沉着和冷静,一位从军30多年的将军欣慰的说:“国家的海上长城今后交给他们,我们放心!”
在这次撤离行动中,新一代水兵用实际行动向祖国和人民报告:未来我来!大海无言,见证了他们对使命的忠诚和热爱;道道航迹,镌刻着他们血脉里的勇气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