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资讯   >   国际评论

外媒:李克强访英不避人权问题 最大惊喜留到最后

中国和世界相关国家在人权方面的对话渠道是畅通的,并强调中国在人权方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尊重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也从中国国情出发,掌握住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英媒:李克强将会晤女王体现英国重视中国

中国总理李克强下周访问英国时,将罕见地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行会晤。这一“打破正式礼宾惯例的安排”,展现了英国方面对两国关系的重视。

李肇星:历史问题日方应有正确认识

李肇星12日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对于慰安妇、南京大屠杀等历史问题,日本政治家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我可以屠城,你不能出声(望海楼)

针对中国将有关南京大屠杀和日军强征慰安妇的一些珍贵历史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一事,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6月11日声称日方对此“感到非常遗憾”,已就此向中方提出抗议,并妄称中方申报“基于政治目的”,要求中方撤回申请。

李世默:安倍的“新日本人”和他们的爷爷

安倍说,现代日本人是国际化的、热爱和平的新日本人,将自信地向海外迈进,在亚洲甚至全球保卫国际秩序。

前大使:美国揣着明白装糊涂 仍从冷战角度看中国

6月6日,中国前驻英国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邀研究员马振岗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解读G7峰会。马振岗今日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解读G7峰会和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和日本针对中国的问题。

联合早报专栏文章:美国在获得亚洲还是失去亚洲?

《联合早报》6月3日发表郑永年专栏文章称,美国宣布“重返亚洲”,意在避免亚洲落入中国的势力范围,这是美国的长期战略意图。实现这一战略的方法和策略很重要。如果方法和策略失误,就会走向反面。如果从美国的自我认知、美国和亚洲盟国的互动方式、中国的崛起方式,以及中国和亚洲国家的互动方式来看,尽管美国在亚洲有所获,但失去更多。

泰国乱象折射“民主之殇”

用“你方唱罢我登场”来形容泰国乱局,可谓允当。党派斗争持续升级、街头政治轮番上演,在整个国家陷入混乱之际,军事政变如期而至,再次演绎出泰国“政变—选举—再政变”的经典剧情。从上世纪80年代结束军人政治恢复“民主政治”以来,这个国家先后发生了3次军事政变。撕裂、冲突、仇恨、停滞,泰国民主的乱象,正在挑战习以为常的民主化理论命题。

多维网:习近平“新安全观”匹配强国地位

中国正在积极争取做到权衡兼顾的外交意图也越来越明显,力争“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以我为主、为我服务”。中国正在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从跟随者、附议者走向引领者、倡议者甚至主导者。

唯恐天下不乱 安倍是铁了心要搅乱亚洲

外交部发言人直指其“唯恐天下不乱”。

华尔街日报:习近平支持自贸区 表态温和但成效可期

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5日刊文《习近平支持自贸区 表态温和但成效可期》,对习近平23日考察上海自贸区进行了报道,并分析说虽然习近平的表态比较温和,但应该会带来相应的政府行动,让自贸区的定位更加明确。

欧洲议会选举:极右势力抬头 但无需过度担忧

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凭借近25%的得票率,成为欧洲议会选举的最大赢家,超出右翼人民运动联盟5个百分点,而目前执政的左翼社会党,仅获得14%的支持率。

德媒:莫迪的外交政策需更加温和

德国之声26日发表题为《“莫迪时代”的外交政策》的报道,分析印度教民族主义是否会对印度新总理莫迪的外交政策产生影响。

香港文汇报:美国全球网络窃密反而贼喊捉贼

美国全球监听行动涉及中国政府和领导,更证明中国把网络安全放在国家战略高度的正确,更坚定了中国在网络安全方面果断佈局和加大投入的决心。

新华国际时评:警惕美国打造“黑客帝国”的危险先例

中国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26日发表报告,揭露美国监听全球肆无忌惮、不择手段和不讲道义,要求美国停止在全球网络空间制造紧张和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