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的国际人格

作者:远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07-02 14:37:13

英媒:中国的国际人格

5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宴会,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欢迎前来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的各国贵宾。这是习近平和彭丽媛同各国贵宾一起步入宴会厅。(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新领导班子的外交及安全政策

2012年走马上任的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出台的外交及安全政策有很多新颖之处,比如,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国外交风格的转变等。组建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意义重大而且并不局限于外交政策,它可能将加强国内外相关问题上的政策协调和整合。

从地理角度看,中国主要的政策重点将放在中美关系和中国与亚洲各国关系上。中国新一届领导层还强调了中俄之间的战略关系。尽管欧洲不是中国外交的重点,中国仍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势力。中国的“全方位外交”政策为中国与各大陆之间日益频繁的接触奠定了基础。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旨在避免崛起中的中国和美国产生冲突,并将其发展成以平等为特色的、同样适用于亚洲的双边关系。而这一想法的可行度到底怎样有待观察。

与此相关的,是近年来中国日益坚定的亚洲政策。当下东亚地区的不确定性,应被视作诸多地区行为体围绕地区秩序持续进行重新谈判的后果。

中日关系或继续举步维艰。不过中日关系对中国仍具有战略重要性,中日关系的状况与地区秩序的重新谈判密切相关。

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出现实质性变化的可能性也很小。东南亚国家力图确保美国对亚洲作出安全接触及安全保证,但它们并不希望完全依靠美国,想同时与中国维持良好关系。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等组织的存在很重要,因为它们能确保该地区各国的诉求被听取。

中国将继续接触多边机构,特别是那些关注经济增长的机构。尽管中国可能会继续接触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及东盟防长扩大会议,那些范围局限在东亚而非亚太地区的机构,将优先获得中国的青睐。中国将美国主导的合作倡议(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视作就国际秩序内容进行重新谈判的努力。而一旦TPP(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生效,中国也会适时争取加入。

政策后果

中国崛起的影响将受制于国内外各方作出的选择。由于中国的相对力量和影响力在国际体系中受约束,因此其它各国在塑造未来全球和地区秩序方面仍有发挥作用的空间。

而美国的政策选择及中国对它们的回应对未来全球和地区秩序影响最大。中国并不希望与美国共建某种“两国集团”结构以监管全球事务。对中美关系而言,中国目前的主要战略目标是避免两国关系出现负面发展的局面。其它各国应尝试影响中美关系的走向。

中国的国际人格内涵丰富,暗示了不同语境下中国会有不同表现。在面对诸多问题时,决策者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如果美中关系继续遭遇战略困难,这些困难会给那些战略利益与美国密切一致的国家带来特殊挑战。应对这些困境需要创新性地评估国家利益:尚待定义的关系不仅有各国与中国的关系,还有各国与美国的关系,还有地区秩序和治理的问题。

(远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