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
惊险的故事,集中发生在3月到4月,国内很少人知道,远在非洲的大地上,中国医生们所经历的一切。
直到7月31日,一则“香港出现一位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消息,刊登在中国媒体上,这种传闻中可怕的病毒,让人们立刻绷紧了神经。
终于,有人在微博中,发现了曹广的记录,得以进入并体会平行时空中曹广们所经历的一切。而这些,不过是中国持续50年援非、北京对口援助几内亚45年中,一直都在发生着的故事。
跨越半个世纪,2.3万名中国医务人员远离亲人,在遥远的非洲大地留下足迹。这其中,843人来自北京,11名北京医生长眠于此。
今天,在整个西非,埃博拉病毒依然持续蔓延。“失控”的状态并未好转。世界卫生组织也就此发声,并不断报告疫情病例。
中国医疗队的医生们,依然坚守在这片沧桑的土地上。
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发现了曹广的微博日志,在留言中写满了牵挂和祝福。
由于几内亚的网络太慢,曹广的458条微博没有一张图片。但是,这些每条不超过140字的文字,一直以严肃细腻的姿态,真实记录着中国医生远赴非洲援助的生动故事。
再过几天,曹广就要回家了。来自国内的一批援助医疗物资刚刚抵达,他和队友们一起去卸货。
卸货的一刻,他们感受到的是祖国的支持。正如听到美国接回两位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国人时,带给曹广和队友们内心的震撼一样。
曹广说:“更令人敬佩的是,那些国内主动报名参加防疫一线的医生们。”
8月10日,就在埃博拉病毒首次从西非袭入东非之际,中国派出三路公共卫生专家队伍,分别前往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对当地防控埃博拉疫情进行技术援助。
一切都在好起来,至少在吉贝医院,在普外科的确是这样。
科里失联的那位曾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年轻G医生,终于从老家给曹广打来电话,一切都好。
小盖的位置,接替他的是从东卡医院调过来的医生,而他曾做过小盖的老师。科室终于恢复了。
8月14日凌晨,曹广写下最新的一条微博——“友谊医院的兄弟们马上就要开到我们这里来接替我们的岗位。再过几天我们就可以进行交接了。想想还是挺高兴的。”
整整两年前的8月15日,曹广从北京首都机场启程。
如今,又一批中国医生将从这里踏上赴非之路。
同一个地球上,遥远的地方,其实并不遥远。他人的贫苦,也会与我们有关。
是的,总有人在你看不见的世界拯救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