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拯救(图)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14-08-15 00:00:00

  

  小盖死于由非洲河流埃博拉命名的病毒。

  在非洲这片土地,信息总是滞后的。

  就在小盖的生命快速陨落的前几天,吉贝医院的中国人刚刚得知,幽灵般存在于非洲丛林里的埃博拉病毒,正在第四次大规模来袭,冲进科纳克里。

  警报,在中国医疗队正式拉响。这样的情形,超出了所有中国医生的想象。

  法语培训8个月,行前培训1个月,为了两年的援非任务,曹广和他的同伴们做了充足准备。艰苦的生活,动荡的社会,蚊虫叮咬带来的疾病传播,艾滋病人手术潜在的感染风险,早就在大家的心里打过预防针。

  然而,真的没有人预料到,在还有4个月就要返回中国的时候,医疗队猝然陷入埃博拉病毒笼罩的魅影。

  1976年,埃博拉病毒首度在非洲爆发。38年后的这一次,规模可谓前所未有,国际专家甚至用“失控”来形容。

  在贫瘠的西非,吞噬生命的病毒,或许从来都未曾试图被控制过。

  在这片大地上,原始的纯美与荒蛮同时存在。

  埃博拉病毒爆发之前,曹广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去海边海钓。清澈的大西洋海水里,从未见过的鱼,大到吓人的海豚鱼,散发着原始的自然之美。

  夜晚,幽深的星空,站在谜一样的苍穹之下,曹广和同事对着ipad上的星座软件,比对着寻找猎户星座。

  但是,生态环境的破坏依然触目惊心。

  长长的海岸,漂浮着罐子、塑料袋和破鞋烂袜。旱季来临,焚烧生活垃圾绵延的雾霭,让空气中充满异味,也污染着原本蓝到不能更蓝的天空。

  曹广刚到吉贝医院时,一台腹腔囊肿切除手术正在进行,生理盐水突然不够,当地医生抄起手边的矿泉水瓶就开始冲洗病人的腹腔。曹广傻了。“这太容易造成术后感染了。”

  在曹广和小盖所在的普外科,一把手术剪就能串起几乎所有的手术器械。手术台上也没有护士辅助,医生随手抓取器械,纱布乱扔。曹广要求术前术后清点纱布,至少先从这一项开始,可他们仍然很不情愿。

  医疗物资短缺,加之卫生理念的落后,二者叠加在一起,导致在这片充满野性力量的土地上,中国医疗工作者不得不面对更大的风险。

  曹广是个乐天派,几乎没有抱怨过什么,最多的一句嘲解便是——谁让这里是非洲。

  曹广说:“没关系,非洲兄弟要慢慢来。要知足,有一点进步也算我们没白来。”

  可惜,埃博拉病毒没有慢慢来。

  这一次,非洲兄弟进步的脚步,真的没有赶上病毒扩散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