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村明子
听从朋友们的建议,1981年12月17日徐明带着孩子们来到东京。12月22日《朝日新闻》刊登了一篇关于她的报道,内容是在大家高高兴兴过年的时候,有这么一家:一个母亲带着三个孩子。配着文章还有一幅照片,在一个空荡荡的房间里他们四人围坐在一张小桌子旁,孩子们饿得饥肠辘辘。这篇文章一发表,立即轰动了整个日本。
河合律师所的一名律师打来电话,告诉徐明没有户籍可以给她办户籍。他自告奋勇帮徐明办日本国籍。1982年1月徐明递交申诉,法官告诉她申请国籍必须有一个日本名字。
“我也没找到家,不知道叫什么。翻译姓今村,说让我姓他的姓。完了我就写叫今村。我中国名不叫徐明吗?就叫做金村明子吧。”
金村明子成了徐明的第二个名字。此后的13年里她都称作金村明子。
曾经帮助过徐明的河合律师所雇佣了金村明子。事务所做着帮助寻亲的日本遗孤的工作,向他们介绍关于日本国籍的事情。金村明子做翻译。1994年的12月4日,徐明和律师在一家咖啡店向遗孤做情况介绍,活动结束,金村明子留在靠窗的桌旁坐着喝茶。
一位60多岁的日本妇人前来询问是否可以和她同桌。在征得她同意后,妇人坐下并和她聊了起来。妇人对于金村明子是日本人说着流利的中国话非常好奇。徐明便将自己是50年前遗留在中国的日本残留孤儿的身份说了出来。
没有料到的是,妇人说自己的妹妹也是50年前留在中国的残留孤儿。
“那你妹妹留什么地方了?”金村明子问。
“黑龙江省,”妇人答。
“我也是黑龙江省,”金村明子说。
“那你在黑龙江什么地方?”这次妇人问。
“牡丹江,”金村明子答。
“我妹妹也是被留在了牡丹江,”妇人说。
金村明子对妇人说自己在律师事务所工作,认识不少残留孤儿,说不定能帮助她找妹妹。
她们继续聊。妇人说自己的妹妹姓李。金村明子想起她最初也是被姓李的家抱走的。
“你多大?”妇人接着问。
“1945年出生的,”金村明子说。
“我妹妹是1944年的。留下的时候已经10个月大了。姓李的那家在哪儿?干什么的?”妇人不住地问。
“他家是木匠,”金村明子说。
“我妹妹那姓李的家也是木匠。谁把你送去的?”妇人还在问。
“我一个姐姐8岁,还有个姐姐6岁。我妈妈背着我送到姓李的那家。”
听到这里,妇人从椅子上站起来,说:“我8岁,还有个妹妹6岁。”
她说她妹妹跟她们的母亲把她妹妹送到姓李的那家。她让金村明子把姓李的那家所在的地方画出来。金村明子拿出一张纸,画出当时牡丹江的池子、牡丹江日本人收养所、七星街、紫云路、赵信街,还有日本人街。看到金村明子画的,妇人又站了起来,说:“就这家。”
“这家后面是啥?”她瞪着眼睛问。
“这家后面是紫云小区,”金村明子说。
“对对,就这家,我妹妹就是在这家。”妇人说。“你是我妹妹。”
金村明子连忙说:“不行,我原来认错了一家,我不能再错,没证据。”
金村明子留下妇人的电话,回律师事务所向律师咨询。律师建议她们做DNA亲子鉴定。最后金村明子、妇人和妇人的妹妹做了亲子鉴定。
DNA鉴定一共有42项。最终鉴定结果是99.999。“一点不带错,”金村明子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