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作家笔下的印度:修身养性、愉悦心灵之圣地

作者:信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5-14 16:51:25

西方作家笔下的印度:修身养性、愉悦心灵之圣地
 
印度在西方作家笔下常被描述为修身养性、愉悦心灵的圣地。

中国日报网5月14日电(信莲)以印度为对象进行叙事和描述的西方英语作家不在少数,从吉卜林到叶芝,从艾略特到毛姆,他们书写的印度构筑了东方印度的别样风情。在他们的笔下,印度多被描写为一个修身养性、愉悦心灵的圣地。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英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迪亚德·吉卜林出生于印度孟买,6岁时被送回英国受教育,17岁中学毕业后返回印度。由于长期在印度生活和工作,他非常熟悉当地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对印度有着深厚的感情。

吉卜林对印度的自然景观极其喜爱,在大量作品中做了详尽描述。《丛林之书》描写了奇异瑰丽的印度大森林;在《老虎老虎》中,吉卜林描述了印度牧场的美景。

在吉卜林的笔下,印度乡村充满了美感,生活节奏舒缓漫长,逍遥快活,跟现代大城市里紧张的生活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如吉卜林所展现的那样,印度作为传统农业国家,对自然的依赖程度较高,所以特别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突出体现在“梵我如一”的观念中。他们将自然万物看做由梵创造的由低到高的生命系列,体现了生命一体的思想。这在现代工业文明过分强调发展经济而造成生态危机的今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不贪恋世俗之物

英国现代作家毛姆一生喜欢旅行,他先后游历过中国、印度等地。长篇小说《刀锋》集中反映了他的印度文化观。

小说主人公拉里因为对金钱社会的反感踏上了精神之旅,最终在印度的修行中找到了答案。在书中,拉里感悟到:“印度人认为我们(西方人)总是把幸福构建在物质上,但幸福的取得并不靠这些,而是靠精神。而且他们认为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毁灭的道路。”

在印度社会中,印度人已经形成了一种竭力追求精神而藐视物质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说,对精神的超越和对和谐自由的追求是人性的本能。

在宗教中注重内省

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对印度有着一生的痴迷,其诗歌旨趣之一在于借助诗歌进行生与死的宗教哲学层次的超越性思考。

叶芝深受泰戈尔的影响,他曾说过:“每天读一句泰戈尔的诗,让我忘记人世间所有的苦痛。”他的诗歌也吸收了泰戈尔的神秘主义精华,视宗教、希望、爱为救赎之路,追求道德上的完善。

在诗歌《拜占廷》里,叶芝将生与死的界限用印度方式进行艺术消解。他的《天青石雕》似乎可以放在同样的宗教语境里进行阐释。他认为,在灵魂脱离轮回转世的痛苦以前,必须有一个艺术升华的过程。

美国诗人艾略特与印度文化的深厚姻缘比起叶芝有过之而无不及。艾略特在1922年创作的《荒原》中添加了印度文化因素。《荒原》用浓厚的印度文化资源来权充西方文明的救世良方。

在印度,宗教绝不仅仅对文人产生影响,而是早已形成一种文化渗透在整个社会中。在这个宗教大国,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价值观念、一种文化;它主宰着人们的精神方式和行为方式,在这个国家及绝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中扮演中心和决定性的角色。人们信仰宗教,按宗教教义行事。绝大多数人从早到晚,从生到死,一举一动,无不与宗教联系起来。印度被称为“宗教博物馆”,其中最重要的宗教当属印度教,整个国家约有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

(编辑:舒靓 周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