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楠迪同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莫里、萨摩亚总理图伊拉埃帕、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奥尼尔、瓦努阿图总理纳图曼、库克群岛总理普纳、汤加首相图伊瓦卡诺、纽埃总理塔拉吉等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主旨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中国日报网12月2日电(远达)习近平11月29日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引发外媒热议。有媒体分析说,他的讲话更多的是在谈论外交,而非硬实力。
洛伊国际问题研究所网站12月1日发表该所研究员Rory Medcalf的分析文章称,媒体可能会很快意识到,习近平最近发表的有关中国外交的讲话非常重要。但评论者如果将重点放在习近平对维护中国海上领土主张的承诺上,就错过了习近平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
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秩序形成了挑战,但它不是一种对抗性或冲突性的挑战,而是一种微妙的挑战。其它国家既应感到放心,又不能掉以轻心。
好消息是,习近平的讲话更多的是在谈论外交,而非硬实力。习近平谈到了中国召开APEC,招待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东亚峰会和G20会议上以一种非对抗性方式推进中国利益,以及他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的成功访问。
可以这样解读习近平的这次讲话:该讲话将中国旨在改变亚洲和全球秩序而进行的雄心勃勃的外交举措串联起来,这包括成立亚投行和举办新安全会议。
该讲话显示,中国决心保卫并推动其海上领土主张和利益、开辟旨在提升经济、外交和安全联系的“海上丝绸之路”、扩展其保卫日益扩大的海外利益的能力。
但该讲话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审慎和克制的语调,对更好传达中国“软实力”信息及构建区域性机构和伙伴国全球网络的强调。讲话还指出,中国不会使用武力,甚至还尊重国际法。
习近平的讲话可在一定程度上被解读成对中国最近几个月新外交行动的总结。
中国专家常常指出,外界对中国外交知之甚少。但外国政府及为它们提供咨询的分析人士,除了做出判断以指导他们自己的政策回应以外,别无选择。因此,我的推断是,习近平发表这一讲话最重要的依据是两件事之间的矛盾。一件事是,中国意识到长期趋势有利于其相对影响力和繁荣;另一件事是,中国认识到短期的风险、误判和失策均有可能阻碍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的讲话不会给支持美国主导全球秩序的国家带来多大宽慰,反而会迫使它们在力量角逐中变得更聪明。但他的讲话强调外交总比强调实力要好。
(编辑:周凤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