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新”源自创新

作者:远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09-26 14:48:23

外媒: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新”源自创新

2014年9月24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外交部网站图片)

中国日报网9月26日电(远达)中美领导人承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努力令人振奋,不过这一关系的形式以及运行方式还有待探讨。有外媒分析认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新”主要需要依靠创新,可以从“新基辛格主义”的战略思维创新中汲取灵感。

《联合早报》9月26日发表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张云的文章称,作为中美关系的美方开拓者,基辛格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历届领导人也将他作为中美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智力参考。

近日基辛格的新书《世界秩序》(World Order)出版并在华盛顿召开介绍对话会,涉及到中美关系以及东亚未来,这位91岁高龄的智者提出了需要用权力平衡加上伙伴思维的新办法来实现和平稳定,在笔者看来这是基辛格超越自我,创新其一贯以来的权力平衡的国际政治观的重要努力。

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正需要类似“新基辛格主义”这样的战略思维创新,即用创造性思维方式来改变目前对应式地看待中美关系的相对被动局面。

外媒: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新”源自创新

2014年9月3日,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直面国家”节目中,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与主持人讨论自己的新书《世界秩序》。(路透社图片)

首先,“不对抗”应该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未来定位的最低目标,而非核心目标。中美领导人实际上在朝鲜战争以后,就已经认识到不能够再次军事对抗的重要性,这个战略定位早就存在,只不过在新的条件下如何坚持的技术性问题。然而如果把新型大国关系的重点放在“不对抗”上,不得不说这个战略定位本身是落后于时代的,而且这样的定位将会极大地限制双方的战略思维空间和灵活度。与此同时,以国家为分析单位,以传统的权力政治为逻辑起点的“基辛格主义”仍然具有很大的有用性,但是却面临着无数的新挑战,例如互联网、软实力、气候变化等都没有办法用旧思维来找到答案。

第二,创新性地建立新型关系首先在于双方通过战略对话主动改变自我,相互协调追求最优结果的积极努力。相互尊重的新型关系并不是说对于另一国家的问题毫不过问,而在于艺术性地说服对方自愿改变,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倾向。这种良性的相互影响还应该是双向的,我们在近年的中美关系中也看到中国日益向美方提出具体要求,例如要求美国改善自身的财政状况等等,这在过去很少有。中美要建立一种为了双方最优结果可以比较舒适地给对方提建议,另一方也愿意倾听并试图自我改变的交往习惯,促进对方变不是谁要吃掉谁的问题,而是以此获得双赢。

第三,新型关系的更高定位应该致力于推动地区和全球体系规则和治理的改善。这个目标同不对抗的对应性不同,它体现了有所作为的积极性,这应该是新型关系今后努力的方向。目前中国在说服美国人接受新型大国关系与中国和平发展时,常常使用的逻辑是“中国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所以“中国不愿意中美关系对抗”,“和平发展”是必然的选择。同样美国在说服中国人接受其亚洲再平衡战略时,使用的逻辑是“美国是为了确保地区秩序重新建构过程的稳定而非遏制中国。”这些解释逻辑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单方面的解说欠缺信服度,如何在说服对方的同时努力包容对方则更加重要。

中国需要在市场开放、网络安全、海上安全等方面,同美国一道建立具有普遍性的规则,主动地把中美这两个大国放进规则的金丝笼中,这对其他国家也是一个积极的安心信号。美国则需要在地区外交中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态度,例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如果继续排斥中国以及采取秘密协商的方式会引起中国的猜忌和反制,美国与盟国在本地区的军事演习,需要更多地让中国参与或者开放,2014环太平洋军演中国首次参加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像“新基辛格主义”那样勇于超越过去,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主动地设定更高目标创新实践,为不确定的世界秩序提供更多的安心信号。

(编辑:周凤梅)

延伸阅读美智库:避免冲突加强合作 中美关系将成东亚安全秩序支点

国智库兰德公司网站9月3日发表题为《2030-2040年美国军队亚洲战略》的研究报告,称中美关系对美国的全球利益极其重要;在未来20多年,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将成为东亚安全秩序的支点。【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