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上任之初曾承诺创造制造业工作岗位、修建高速铁路和“智能”城市,期望用这种优先考虑修建城市基础设施的模式推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岗位。港媒分析说,中国高铁建设正在迅猛发展,中印两国在铁路建设领域的合作尤为引人注目。
亚洲协会网站编辑Christina Dinh9月12日报道称,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和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11日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远见、中国的经济改革、气候变化问题、中美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探讨中国的现状和未来。陆克文认为,习近平对中国的未来有远谋,经济改革是他政治远见的核心。
《东亚论坛》杂志网站编辑Peter Drysdale9月15日发表评论文章称,习近平主席本周访问印度,反映了两国关系日益增加的战略重要性。莫迪政府致力于提振印度经济并推动改革进程,承诺将大力促进两国关系发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印度之行吸引着国际社会的眼球。有英媒分析称,中国企业今后5年在印度的投资额将超过100亿美元,甚至可能达到250亿美元;到2025年,中国和印度很可能跻身全球前三大经济体之列,两国间的经济联系会更加多元化。
中印关系激发了外媒的报道热情,关于习近平出访的报道量明显增加,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访问目的、中印双边关系走向的猜测和分析上。外媒认为,此次访问可能主要聚焦为双边关系中创造更多经济动力,给未来双边关系定下基调。
连日来,全球媒体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问印度给予高度关注。有外媒分析称,中国对印度很重要,因为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印度和中国作为亚洲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应共同努力来实现亚洲崛起的梦想;仅仅依靠外国投资,莫迪总理无法解决印度自身的一些问题。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整个世界都想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方方面面。有外媒分析称,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都在着手投资培养“中国通”,而世界竞争格局日益变化,“中国通”已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不清楚中国要什么,就恐怕很难修炼得道。
外媒继续关注习近平亚洲四国之行,对访问进展情况进行了报道。其中,外媒最为关注、着墨最多的还是中印两国在地区的博弈,以及中国努力打造现代“海上丝绸之路”。
外媒纷纷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印度之行展开预测。《华尔街日报》称,习近平本周或将承诺向印度投资数十亿美元。
一边是苏格兰闹着要独立,一边是ISIS向英国挑衅,卡梅伦都要精神分裂了。
有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半数中国有钱人考虑未来五年内移民发达国家,以为子女寻找更好的教育和工作机会。
面对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中国人对环境的焦虑感正在增加。《纽约时报》9月14日发表DANIEL K. GARDNERSEPT的文章称,美国人的环保意识觉醒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受到油污污染的凯霍加河大火。如今的中国有着和美国当时类似的经历,和当初的美国人一样,中国人开始想了解是否工业的进步要付出高昂的环境代价。中国人的态度正在转变。
当前中国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涌现了许多消除污染的发明设计,平均不到一周就会有新的治污方案被媒体报道出来。《洛杉矶时报》记者Julie Makinen 9月14日报道称,武汉拟采用可以“吃掉”空气污染物的高层建筑附着物,北京某设计师设计的巨型吸尘器,还有学者建议在北京开辟城市风道,规范建筑高度和密度,以形成渠道疏散雾霾。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问印度之际,外媒对中印两国经济进行了比较分析,称中印的发展道路极其相似,发展速度也颇为接近。
为了抢先拿到iPhone6,国内的一些“果粉”要准备好银子或者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