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之“痒”:中东乱局如何发展

来源:新华网
2016-03-26 11:22:51

  人心思定但混乱依旧

  叙利亚内战只是5年来中东乱局的一个标志和缩影。人们看到,近期除了叙利亚名义上实现停火,沙特近日表示将结束在也门的“主要作战行动”,利比亚寻求成立联合政府,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政局则保持相对稳定。在经历了5年的血雨腥风的斗争之后,人心思定,不光是中东地区人民对于革命和变革所带来的动乱厌倦了,主要的斗争方也开始慢慢冷静下来了。

  正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前驻阿联酋、约旦大使刘宝莱所言,现在大多数的中东普通百姓一是希望所在国家和地区和平稳定,二是希望国家振兴经济、改善民生。对于经历了动乱的国家来说,当前最紧迫的不是民主问题,而是解决面包问题,是继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问题。

  但是,长期以来中东就是一个地缘政治生态极为复杂的地区,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东长期动荡的重要原因。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董漫远将之归结七个方面的矛盾:民族矛盾,这些矛盾长达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宗教及教派之间的矛盾;部分国家之间的领土、资源争端;地区强国地区领导权之争;政治、经济、宗教、社会、阶层等国家内部矛盾;地区国家与域外大国的矛盾;以及世俗派与原教旨主义势力的矛盾等。

  无论是“阿拉伯之春”爆发之前,还是5年之后的今天,这些矛盾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而且一定程度上现在比以前更复杂,有的还更尖锐和激烈。因此,一些专家对中东局势未来发展并不乐观,认为当前能够取得的一些进展,一方面是形势所迫,另一方面也是当事方以及背后的支持力量出于各自利益考量进行妥协的结果。一旦接触到实质性问题,矛盾还会激化。顾正龙认为,当前的中东乱局几年内都不会得到根本解决。

  梳理受访专家意见,当前中东局势混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除埃及外,多数发生剧变的国家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政治、社会依旧动荡不安。这在突尼斯和利比亚表现最突出,阿尔及利亚、苏丹、毛里塔尼亚等也面临相似情况。董漫远提到,“阿拉伯之春”最早从突尼斯开端,但年初突尼斯又爆发了堪比5年之前大规模的全国性的示威行动,5年来突社会经济状况并没有改善。在突政界和学术界,一些人开始质疑“革命”一词。另一方面,极端组织IS正试图把据点从利比亚扩大至突尼斯南部,突安全形势堪忧。

  政局逐渐稳定下来的埃及,塞西政府正把主要精力转向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但专家指出,埃及维稳压力巨大,暗藏安全风险,经济发展举步艰难。

  其次,叙利亚危机、也门冲突背后折射出沙特与伊朗的地缘政治矛盾。董漫远指出,沙特与伊朗分别是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正统原教旨主义的标杆政权,沙伊之争首先是两派合法性之争,争的是谁是伊斯兰教的正统,谁有资格做地区领袖。沙特认定,向逊尼派政权输出“伊斯兰革命”的伊朗对沙特构成威胁。

  二是势力范围之争。伊朗努力扩展由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构成的什叶派“新月地带”,而沙特和土耳其合作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力图腰斩“新月地带”。沙特之所以不遗余力打击胡塞武装,也是担心伊朗从南北两翼形成对沙特及其他几个海湾国家的包抄之势。有专家指出,如今沙伊之间进行着两场“热战”(叙利亚和也门)和一场“冷战”(两国之间的外交、经济、人文交流之战)。

  “什叶派和逊尼派持续了1400年的争斗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更大的问题是,政治原因进一步激化了教派冲突。”顾正龙说。

  第三,极端组织IS极力向外线扩张,不但威胁西亚北非地区稳定,不稳定动荡弧还延伸到非洲、中亚、南亚和东南亚以及欧洲,甚至美国也面临威胁。专家指出,一段时期以来IS气势受到打压,善于周旋的IS虽然失掉了一些领土,但主力得到保存,现在仍然保有20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应当说,在叙利亚境内,巴沙尔政府军在与IS的战斗中由被动变主动,但在伊拉克境内,IS占领的一些重镇在和伊拉克军队的争夺中几度易手,争夺相当激烈。

  最令人担忧的是,IS高举改造伊斯兰世界的旗帜正进行疯狂扩张。一是建立外围分支,打击世俗国家政权;二是对其他国家的极端组织封官许愿、招降纳顺,已经有数十个其他国家的极端组织宣誓效忠IS和巴格达迪,其中就包括非洲地区的“博科圣地”。

  对此,受访专家指出,国际上在打击IS问题上是有共识的,但难以形成统一的国际联盟,影响了打击的效果。而且,军事上可以打败IS,但就如同以前按下了“基地”的头,IS冒了出来,难保不会有一个其他名称的极端组织代替它,宗旨却是一样的。而且,抛开IS如何危险不说,尖锐的宗教—政治冲突本身仍旧能够引爆中东及其大片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