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率先启动实施国家“数控一代”工程成果显著

作者:辛闻 来源:中国网
2016-03-03 11:33:28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泉州市是福建省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城市,拥有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已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电子信息、纸业印刷等九大产业集群。同时,这些传统制造业也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制造装备中数控系统的应用推广不够,尤其是量大面广的专用机械设备数控化率低,数控和智能制造技术落后等问题。科技部牵头组织开展了“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为泉州市全面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迎带来了良好机遇,我市以此为契机,全面组织实施推动。

  (一)强化产业需求导向,有效提升制造业装备技术水平。在国家“数控一代”专家组的指导下,我市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全市重点产业的数控技术需求进行了全面调研和论证,首先选择纺织鞋服、建筑建材、机床和机器人等主要产业进行数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启动了千家企业技术需求征集和百个示范项目、百家示范企业,组织技术专家和创新团队开展联合攻关,推动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应用数控技术。2015年初,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要求泉州市要加快推进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重点在全市推广应用“一千台机器人、一千台3C钻攻中心、一千套“数控一代”装备”。目前,我市已组织300多家装备制造集群企业和1000多家应用企业进行数控和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应用试点示范,已完成423台机器人,1834台3C钻攻中心,2239台(套)数控 装备的推广应用。

  (二)强化数控装备和智能产品研发,产生了一批数控技术和智能制造方面的创新成果。我市通过数控技术产品的开发应用,带动相关研发费用投入以30%左右的全省最高增幅增长。一是在本地企业中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技术成果。在纺织机械、建材机械、工程机械、轻工及包装机械等领域研发了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参与示范企业获得及正在申报专利3000多项。二是形成一批产学研合作应用示范项目。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泉州装备研究所、哈工大工业机器人研究中心与嘉泰、海天、黑金刚、瑜鼎等企业在多主轴、多通道数控机床、折弯机控制系统、智能机器人开发方面已经取得实际成效。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与南方路机、本益实业、浔兴拉链等合作开展高端数控装备项目研发与示范应用。哈工大机器人研究中心与福派园公司、晋成公司、华宇公司等企业设计安装的食品自动除渣系统、自动包装生产线、自动断线检测系统等已安装调试完成,投入使用。此外、福建工程学院、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研发的数控技术项目也分别进入小试、中试、产业化和市场化阶段。

  (三)强化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了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我市不断加大数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推动客户使用国产化系统。一是产生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嘉泰与知名IT企业和汽车制造企业深圳比亚迪签订首期500台数控机床销售合同,为比亚迪提供可替代进口的3C钻攻中心,单项产品即可新增产值1亿多元;宏茂科技实现销售数控多主轴多工位复合机床300台套,新增产值2.9亿元;永信数控开发的针织绣花装备年产1200台,年产值2.7亿元等。2015年可实现数控化设备销售和应用示范3000台(套)以上,带动发展500亿元以上产值。二是自主创新数控产品实现出口突破。在泉州独联体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促进下,俄罗斯AKM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和Acwamsh有限公司和中俄友谊科技园代表赴泉州“数控一代”进行考察和合作洽谈。最终双方就嘉泰机床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销售和代理,以及大型五轴机床的研发和供货签订合作协议。此外,中俄友谊科技园将作为技术支持方在泉州数控高端技术(五轴数控机床技术)研发、数控程序应用高端软件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支持,并参与泉州数控一代研发中心建设。

  (四)强化政策引导,建设了一批具有典型“机器换工”意义的自动化示范生产线。我市出台了专项支持政策,鼓励本地数控装备生产厂家和应用厂家对接,建设数控自动化示范生产线,引进专家团队组成专门的课题组,对这些生产线建设中的技术难题进行研发攻关。目前,已经在制鞋领域建立柔性制鞋过程自动化示范生产线,在水暖卫浴领域建立机器人水暖抛磨柔性自动化示范生产线;在石材加工领域建立石材加工数控自动化示范生产线;在汽车配件制造领域建立汽配焊接和冲压机器人自动化示范生产线等。此外,在纺织经编、生活用纸、茶叶加工、日用陶瓷滚压及成形等产业领域,也建立了可应用可推广的自动化示范生产线。这些示范线的建设大大提升了泉州制造业的自动化能力和水平,推动一批数控自主创新产品和自动化生产线转化为新的生产力,有力促进了泉州智能制造产业进一步发展。

  (五)强化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有效引领产业全面提质增效。纺织鞋服、机械装备、建材家居、石化、电子信息等产业是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认真分析比较,我市选择聚焦机械装备产业作为发力点,运用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理念和模式,集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和推进措施,在支撑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形成了新的布局。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福建省科技厅的帮助和支持下,全国三十个装备制造、“互联网+”集群到泉州开展集群对接,开启了创新集群跨区域协作协同的新格局,成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

  (六)强化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实现创新资源、人才要素和产业转型升级高匹配。我市把“数控一代”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支撑,邀请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泉州“数控一代”科技创新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得到积极响应和支持。目前已引进设立华中科技大学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中国航天二院智慧云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国防科大高精度数控制造研发平台、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以及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10多个高端院所和科研单位参与建设,相关科研机构及专家团队采用新型体制机制运营,发展迅速,促进技术服务平台与企业的频繁互动和紧密结合。同时,通过平台建设集聚了一批数控领域的专家团队支持示范工程建设,形成了政产学研用紧密协作机制。依托泉州科技培训中心实施“数控一代”创新应用人才培训,已有1000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培训。

  在组织实施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中,我市有以下几方面体会和思考:一是要有一个好的组织体系和体制机制。为抓好示范工程的实施,我市提出了“全产业动员、全资源集聚、全领域调动、全链条布局、全体系服务”的组织创新思路和工作体系,鼓励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创新团队,全市9大产业集群行业协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00多家传统制造业相关企业都参与到示范工程建设中,形成协同创新格局,为“数控一代”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二是优化创新资源要素的供给配置十分关键。为推动泉州示范工程建设,福建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泉州加快推进“数控一代” 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若干措施》,集中省科技、发改、经信、金融和土地等部门的创新资源要素给予全方位支持,并给予3000万元资金奖励。泉州市制定出台了机械装备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规划以及推动“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实施意见,市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示范工程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兑现科技部、省、市政策资金1.25亿元,本地企业购买国产数控装备和智能装备,已兑现补助资金5653万元。同时,设立了政府引导的泉州市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重点投资我市以数控系统、伺服电机、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和项目,引进和发展和各类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和中关村天使汇等,加快推进“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围绕数控一代形成新的产业链、政策链和创新链。三是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互联网+装备制造”的新模式产生了发展新动能。通过推动示范工程建设,我市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在集群发展壮大过程中,我市的做法是把装备制造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集群龙头企业中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制造业远程诊断监测、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业创新发展,重塑新的工业创新生态体系。四是“数控一代”和“智能一代”同步推进交叉并行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方法。在推动“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和制定“泉州制造2025”过程中,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和各位院士专家深入分析了当前产业技术革命和泉州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认为泉州要把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和“泉州制造2025”同步推进,推动数控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同频共振,实现工业2.0 、3.0、 4.0融合发展。五是要重新定位好科技与经济的关系。我市在实施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泉州制造2025”等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中,对接引进了中关村科技服务、硅谷创新孵化器等先进资源,引进建设了中科院装备制造研究所、华中科大智能制造研究院、哈工大工研院等高端院所,解决了创新支撑严重不足的问题,形成科技创新的现实驱动力,示范工程成为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