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在境外的钱,怎么拉回来?

来源:人民日报
2016-01-29 07:52:00

  质量牌

  国内的科技和制造能力可以把人送上太空,却做不出可与国外产品相媲美的保温杯、电饭煲。如果国内商品质量过硬,并逐渐打响本土高端品牌,就能使更多的购买力留在国内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表示,国人海外购物热,说明中国的经济、产业、产品到了必须升级换代的时候了。

  “国内几十元的保温杯,用了一段时间盖子就拧不紧了,保温效果也不好。在日本买的象印(ZOJIRUSHI)保温杯虽然贵一些,但杯子轻、保温时间长、用得久。”杨洋说。

  一位跨境电商从业人员介绍,国际品牌不仅对中国市场有定价差异,还有品质差异,比如一款产品可能设有A、B、C多条生产线,当厂商得知产品是发往中国市场时,常常会交付C线产品,而品质更好的A、B生产线仅供本土市场。因此,为追求更好的品质,不少中国内地消费者宁愿去境外买,也不愿在境内买。

  “试问,如果中国企业自己制造的产品品质响当当,国际品牌敢在中国市场实行差别化策略吗?”这位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说,国内的科技和制造能力可以把人送上太空,却做不出可与国外产品相媲美的保温杯、电饭煲,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高盛高华首席经济学家宋宇认为:“把境外消费吸引回来,关键是改善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增加适应消费升级需求的新供给。”

  如何升级中国制造?宏观上,要从财税、产业政策等方面为企业松绑,为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

  “企业如果负担过重,就缺乏根据成本调整价格的能力和空间,无法根据需求和市场变化调整经营决策。”荆林波认为,目前国内企业经营成本普遍过高,特别是在减税降负方面,空间很大。

  宋宇建议,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让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脱颖而出。“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投入创新研究,为企业做出好产品提供好环境。”

  微观上,企业要主动适应消费需求变化,提升产品品质,打造百年品牌。

  “这些年,国内一些行业,比如白色家电,经常打‘价格战’却少见‘品质战’,这与消费升级的趋势相悖,造成许多国内产品价格虽低但品质不高,结果就是导致购买力外流。”宋宇说。

  事实证明,只有产品品质高、质量好,才能拴住消费者的“心”。

  杨洋最近不爱海淘,却爱上了一位独立设计师的微店:“他家重磅真丝衬衫的设计和做工,不比一些国外品牌差,虽然一件要六七百元,但比大牌划算多了。”

  “中等收入群体追求性价比,但不是基于价格的性价比,而是基于品质的性价比。”宋宇说,“如果国内商品质量过硬,并逐渐培育起本土高端品牌,一定会让更多的购买力留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