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传递时代巨变信息
斯默林教授、乌尔里希教授,德国鲁尔中国艺术展策展人,早在1996年,他们就在德国波恩举办过名为“中国”的现代艺术展,后在欧洲多国巡回展出,取得巨大成功
目前,我们正在德国鲁尔哈根市艺术博物馆勘察场地,为明年5月来自中国的艺术品寻找最佳展览空间。在布罗斯特私人基金会的资助下,德国鲁尔区将联合7家博物馆同步举行中国当代艺术展。如此大规模的中国艺术展览,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要让中国文化有效传播,不论在中国国内还是国外,关键在于让观众以最理想的方式接触到它们。对艺术品而言,展览就像是质检部门对产品的一次质量认证。互联网虽然让人们对中国不再陌生,但真正要认识到中国文化,需要更加强化的接触过程。艺术品展出,意味着艺术行业专家、策展人、画廊或展览馆对这些艺术品的认可和推介,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这具有很大的号召力。
艺术无国界,艺术是向世界传递文化理解的最好的方式,因为它没有语言不通的障碍。现代艺术尤其如此。现代艺术探寻隐藏在艺术形式背后人类学和考古学意义上的深层次结构和根源,具有广泛的共性,为所有人欣赏。人们很难学会中国的语言,但艺术的语言,所有人都可以看懂。例如将会展出的部分中国当代书法作品,是以书法书写的抽象符号,而不是汉字。尽管如此,人们依然能从中体味到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所传递出来的讯息。这是现代艺术的一大特征。
好的艺术是启蒙,启发人们去思考,去认识,去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如今找到了自己的语言。中国发生的巨变,让中国艺术携带了对这个时代最深刻的思考,这也是中国文化可以走出来的前提。 (本报驻德国记者黄发红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