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2011年3月,德国防长古滕贝格因博士论文抄袭在外界的强烈谴责下被迫道歉并辞职。
图②:美国公民一出生就有的社会安全号SSN。
图③:瑞士银行保密箱。2014年5月6日,经合组织宣布,瑞士加入共享税务信息的国家行列。这意味着利用瑞士银行保密法进行海外逃税将更加困难。
现代社会,信用正从道德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从抽象的文化变成有价值的资本,并正以一定的信用行为结果兑换信贷资金、工作岗位、合作机会等。信用信息系统的建立使每位公民都拥有一个可以唯一识别的“信用号码”,从而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提供全面、客观的信用信息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但从制度上如何保障?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了一套覆盖较为全面的信用信息记录体系,促进了信用交易的发展和良好信用环境的形成。信用信息记录体系的完善程度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成熟程度的标识之一。
信用信息系统记录是对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其主要功能与作用是为银行等授信机构、政府部门、合作者、用人单位等提供参考依据。作为资源配置的新依据,信用资本比实体资本来得更直接,有时就能发挥一票否决的作用。在实践中,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与发展路径。
美国
小额医疗欠费也影响房贷
记者的一位朋友讲述了这样一次“悲惨”经历。他原本有非常好的信用记录,信用分数在700分以上。去年,他打算趁抵押贷款利率低的机会,对住房抵押贷款申请“再融资”,以减轻利息负担。但当他查看信用报告时,惊讶地发现信用分数下降了近100分,原来,他有一笔不到200美元的医疗账单未付,他正与保险公司就这笔账单该由谁负责闹纠纷,医疗机构把这笔账交给了讨债公司去催讨。讨债公司发出催款单后没有收到回音,就把账单寄给信用调查公司,导致他的信用分数降低许多。按照规定,这么低的分数是不能得到贷款的。还好,他在律师的帮助下,解决了这一纠纷,信用“污点”得以洗清。
美国公民没有身份证,有的是社会安全号(SSN),只要有工作,就可以申请SSN,公民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比如就业、领取工资、缴税、借贷、租赁等都要使用这个号码。社会安全号(SSN)原本是美国上世纪30年代建立社会安全网时,为便于给工作者和退休者积累和发放社会保障津贴而设立,后来,许多个人信息与它挂钩,包括收入、交税、犯罪情况等等,当然它也捆绑着信用信息。如果信用好,就会容易找工作,贷款时的利率和首付款比例也都会较低。而一旦有了污点,今后的生活就会困难重重。这就是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
其实,在19世纪时,美国社会的信用也很薄弱,欺诈现象普遍。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对个人信用信息的需求催生了私营的信用局。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美国该行业由全联公司(TransUnion)、艾贵发公司(Equifax)和益百利公司(Experian)三大机构主导,业务上平分秋色,互有重叠,涵盖了九成以上的成年人口。
完善的信用体系,是美国社会诚信氛围和整个经济体系的根基。有业内人士指出,坑蒙拐骗与其说是道德问题,不如说是个人信用体系问题。因为道德概念很抽象,而信用体系是以制度为基础的,具有强大约束力。不讲信用,在美国的信用制度和体系中就没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