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陷入严重困局

来源:人民日报
2014-08-22 00:00:00

利比亚陷入严重困局

  2011年3月28日,在埃及与利比亚边境的塞卢姆口岸,滞留在此的难民跨越海关栅栏。

  西方用战争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利比亚走到今天这一步,除了卡扎菲个人因素外,外部力量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2011年3月,北约滥用安理会1970号决议,以所谓的“保护责任”名义,对利比亚动武并推翻卡扎菲政权。由于时任法国总统萨科奇在军事行动中非常积极,这场战争也被舆论称为“萨科奇的战争”。北约不仅再次制造了军事干预别国内政、违反国际法准则强行进行政权更迭的先例,更严重的是,军事行动破坏了利比亚久已形成的政治力量平衡和秩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北约对利比亚动武的借口是防止人道主义灾难,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赤裸裸的谎言。战后,利比亚一次次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西方却选择听而不闻。西方“此一时彼一时”,恐怕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有意借机推广“民主”,后来却担心陷入动荡泥潭难以自拔;二是当时借机除掉卡扎菲,却发现被支持的“革命者”不仅不感激,反而“恩将仇报”,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就在班加西被袭时丧生,利比亚因此成为奥巴马政府中东外交的“滑铁卢”。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资深成员鲍勃·考克尔就批评奥巴马是“不可信赖的盟友”,指出奥巴马在破坏了利比亚社会秩序后任由其陷入动荡,这一政策使奥巴马在地区盟友中“丧失信誉”。

  重建一个国家谈何容易。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指出,推翻现政权是推进中东民主化进程中难度最低的一步,更重要的是,创建并支持一个正常运转的政府。可惜,西方在战时曾信誓旦旦地声称将帮助利比亚走向民主和自由,将与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合作,确保政权过渡“平稳且具有包容性”,但事实证明是空话。北约在利比亚留下一个烂摊子后迅速掉头走人,除了对输出军火和购买石油感兴趣外,对利比亚国家重建、恢复秩序并无兴致。即使现今利比亚政府一再呼吁西方国家进行军事干预,它们也回应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