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TPP协议签署,首当其冲的是亚太经合组织,其成员将被分成TPP成员和非TPP成员。其次,亚洲各类经贸合作机制将受掣肘。亚洲地区已有“10+1”、“10+3”和中日韩等合作机制,加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刚刚启动,成员拓展至南亚和大洋洲,区域合作总体框架基本形成。然而,美以TPP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迫使该地区所有国家不得不再次作出选择。事实上,日本申请加入TPP,已经影响到中日韩的自贸区谈判。一些经济体“骑墙”心态正在上升,产生一种“东张西望”心态。
考虑到中美同处亚太地区,两国在该地区利益交集最多。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应从亚太地区经贸合作做起,在亚太地区形成良性互动合作共赢。双方应本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经贸合作,开展战略对话,增进战略互信,不断扩大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有效管控分歧和摩擦,共同促进亚太地区繁荣、和平、稳定与发展。
肖炼:无论是美国国内还是国际社会,对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能否达成都存在很大争议。美国全国商会专家认为,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构想的确有助于美国出口,但目前距离起实质性作用还为时尚早。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专家则认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更多是一种政治概念。美国传统基金会学者认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是奥巴马自己搞的,既然有了世界贸易组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不仅显得多余,而且使美国的贸易伙伴都感到压力。
拉迪: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是否能很快达成目前仍不清晰。如果谈判结束,我希望包括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中国应该参加谈判,并成为这一协议的创始签约国。
中美企业家都有增加投资的强烈愿望,两国正在积极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保尔森:我非常高兴在第五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中方同意在“负面清单”的基础上进行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希望能早日达成强有力的和透明的协定。双边投资协定将把对投资者的必要保护措施延伸到两国经济活动中。对于希望在中国获得更多市场准入的美国公司而言,双边投资协定能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消除歧视性政策。对于需要可预测的直接投资环境的中国投资者而言,双边投资协定能为他们在美提供同样的保护。双边投资协定的签署,将让两国经济更加互补。
陈凤英:投资是中美经贸关系中一个新的重要合作领域。中美企业家都有增加对彼此投资的强烈意愿,都希望对方的市场更开放、更透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是继中国入世谈判以来中美经贸关系中的重大事件,一旦谈判成功,它将促进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进程。无疑,这是中美经济关系日益深化、密不可分的具体实践。达成一项高标准的投资协定,对两国经济和双方投资者都是有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对谈判的艰巨性做好充分准备,它将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条款、环保要求等服务业领域。
肖炼:中美双方都把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作为两国政府在2014年的重点之一。协定一旦达成,既可以转变美国公司在华运营模式,也可以扩大中国企业在美投资规模,减少双边投资壁垒,实现共赢。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还有助于把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谈判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从相互排斥对抗的关系转化为互补和共赢的关系。
拉迪:美中双边投资协定能够增加市场准入,从而促进两国之间的相互投资。但要达成协议,美中两国有一些艰难问题尚需解决。中美两国可以合作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两国携手激活已经长期陷入僵局的多哈回合贸易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