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成效初显

作者:吴荻 来源:中国日报
2015-11-19 14:25:54

中国日报北京11月19日电(实习记者 吴荻) 18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有关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相关情况。

为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北京市政府在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方面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其中部分举措已初见成效。

第一个关键字是“放”: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着力解决审批多、审批难问题。近年来,北京市已先后分五批取消和下放438项审批事项,其中,取消233项、下放区县政府部门205项,精简比例达45%。目前,北京市现有审批事项885项。

长期以来,企业和群众普遍反映政府办事程序繁琐、时间长、公开透明度不够。北京市政府审改办按照“并联审批,简化程序”的思路,加快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全市投资项目审批“一张网”,实行统一接件、受理、反馈、送达。以北京市投资项目审批为例,对比改革前,审批环节从80多个减少到50多个,审批时限从300多个工作日平均压缩到109个工作日。其中,企业最关心的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开发权的审批流程,提速最为明显,只需83个工作日。

北京市在精简审批事项的同时,不仅没有放松市场监管,而且大力推动实现由“重批轻管”向“放管并重”转变。值得关注的是,为解决检查任性和执法扰民、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本市今年还将推广实施“双随机”抽查监管。今后,各部门将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监察人员名录库。执法检查时,采取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方式,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个关键词是“管”:优化政府管理,建立权责清单制度。

北京市在大力减权放权的同时,更加注重以刚性的制度来管权限权。日前,涉及市级45个部门2428项权力的《北京市政府部门行政强制等权力清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近期公布。

届时,北京市政府直接面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行政职权,将全部分列于清单中,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督。在行政权力规范化、透明化的过程中,权力清单将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与权力清单对应,责任清单同样必不可少。北京市政府在全国创造性地提出了“通用责任清单+专项责任清单”的首都责任清单模式。

通用责任清单,主要是着眼于规范权力运行,对每一类行政职权运行中各个环节的共性责任进行梳理。例如,行政许可类职权,划分为受理、审查、决定、送达、事后监管5个环节,在受理环节,明确应当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出具受理或不予受理的书面凭证等责任事项。

而专项责任清单,则主要着眼于“城市病”的治理,针对一些跨部门、跨层级的重点事项、难点问题,梳理界定市级部门、区县和街道乡镇的职责分工,通过清单的形式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解决城市管理领域一些职责不清、关系不顺的问题。

目前,北京市已经编制出了大气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秩序治理、违法建设治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等专项责任清单,即将组织编制缓解交通拥堵、城市应急管理专项责任清单。

以大气污染防治责任清单为例,共分为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执法协同、其他领域等6部分管理事项,在每一部分都对发展改革、环保等市级部门的职责分工进行了明确,对区县政府、街道乡镇承担的属地管理责任作了规定,基本做到有了专项责任清单,各单位各部门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企业和群众也知道遇到问题可以找哪个部门。

第三个关键词是“服”:提高政府服务质量。

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于11月9日正式对外办公,进驻审批部门40个、审批事项740个、人员编制594名,16个区县政府都建立了综合办事大厅或综合服务中心。

提高政府服务质量的核心在于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正如市政务服务中心筹备办公室副主任蔡明月所说,让群众少费心、少跑路、少花时间、少申报材料这“四少”,正是政务中心的初衷和目标。

如今,上下贯通的政务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政府“一站式”服务已初显成效,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多部门跑”、“前后台跑”的问题。

围绕首都城市的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大局,北京市政府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实现政府权责公开透明化、疏解北京的非首都职能、解决北京的“城市病”。今后,市政府还将进一步在简政放权上下功夫,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不断推进政府部门权力的“瘦身”和政府职能的“归位”。

(编辑:刘梦阳)

标签: